老榆半枯悬薜荔,市翁叱马声嘒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北际(běi jì)的意思:极北之地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出涕(chū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吹沙(chuī shā)的意思:形容言过其实,夸大事实。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南垂(nán chuí)的意思:指太阳到了正午时分,直接从头顶上垂直地照射下来。比喻事物到了最高点或者最热烈的时候。
潜出(qián chū)的意思:暗中出现或隐藏的事物突然显露出来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雄州》描绘了一幅边关残破、历史沧桑的景象。首句“燕南垂,赵北际”点明了地理位置,显示出雄州位于燕赵之地的边缘。"昔年义城铁可砺"暗示了这里曾是英雄辈出、坚城固守的地方,而“城上烽火明如彗”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烽火连天,烽烟如彗星般耀眼。
然而,时过境迁,“只今残堞黄云曀”描绘了如今城墙的破败与荒凉,黄云蔽日,显得凄凉。"老榆半枯悬薜荔"进一步渲染了衰败的气氛,老榆树半死不活,藤蔓攀附其上,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
"市翁叱马声嘒嘒"通过市井小民的叹息声,传达出战乱后的寂寥与哀愁。"叩以瓦桥潜出涕"则揭示了人们对往昔英雄业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英雄虎斗空万世,北风吹沙秋鹤唳”,借北风、黄沙和秋鹤的哀鸣,表达了对英雄逝去、历史长河中英雄业绩徒留痕迹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雄州为背景,通过描绘其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们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体诗三十首·其四魏文帝曹丕游宴
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
神飙自远至,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清水,秋兰被幽崖。
月出照园中,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来,为我吹参差。
渊鱼犹伏浦,听者未云罢。
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雀声愁北林。
众宾还城邑,何用慰我心。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东登首阳山。嗟哉夷叔。仲尼称贤。
君子退让。小人争先。惟斯二子。于今称传。
林钟受谢。节改时迁。日月不居。谁得久存。
善哉殊复善。弦歌乐情。商风夕起。悲彼秋蝉。
变形易色。随风东西。乃眷西顾。云雾相连。
丹霞蔽日。彩虹带天。弱水潺潺。叶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其间。善哉殊复善。悲鸣在其间。
朝游清泠。日暮嗟归。䠞迫日暮。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风雨。树折枝摧。
雄来惊雌。雌独愁栖。夜失群侣。悲鸣徘徊。
芃芃荆棘。葛生绵绵。感彼风人。惆怅自怜。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之说。嗟哉一言。
《步出夏门行》【魏晋·曹睿】步出夏门。东登首阳山。嗟哉夷叔。仲尼称贤。君子退让。小人争先。惟斯二子。于今称传。林钟受谢。节改时迁。日月不居。谁得久存。善哉殊复善。弦歌乐情。商风夕起。悲彼秋蝉。变形易色。随风东西。乃眷西顾。云雾相连。丹霞蔽日。彩虹带天。弱水潺潺。叶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其间。善哉殊复善。悲鸣在其间。朝游清泠。日暮嗟归。䠞迫日暮。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风雨。树折枝摧。雄来惊雌。雌独愁栖。夜失群侣。悲鸣徘徊。芃芃荆棘。葛生绵绵。感彼风人。惆怅自怜。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之说。嗟哉一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467c677b9ab7c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