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不庭(bù tíng)的意思:指言辞过激,不适当,不得体。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丹元(dān yuán)的意思:丹元指的是炉火纯青的炼丹师傅,也泛指精湛的技艺或高超的才能。
断绝(duàn jué)的意思:指与人或事物的联系中断,不再有交往或联系。
韭萍(jiǔ píng)的意思:指心胸狭窄,不容人的人。
伶俜(líng p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机智敏捷。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诉屈(sù qū)的意思:向有关部门或者上级领导申诉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或冤屈。
桃竹(táo zhú)的意思:指两者相差悬殊或对比鲜明。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晚食(wǎn shí)的意思:指晚饭,即晚上吃的最后一顿饭。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白水真人(bái shuǐ zhēn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性和品质纯洁无暇,没有丝毫污点。
- 注释
- 阿堵:此指钱财,古时口语中常用以指代不正当或非必需之物。
颇不庭:意指争议颇多,不被众人接受。
白水真人:道教中的仙人,象征超脱世俗。
丹元童子:道教中的仙童,代表灵性与青春。
秋眠簟:秋季使用的凉席。
齑:腌菜,这里指晚餐食物。
肯美:岂能相比,表示不屑。
张苍:西汉时期的大臣,以其富有著称。
伶俜:形容孤单、无所依靠。
- 翻译
- 诗如屈原的觉醒诉说,对于公正之事颇多争议。
白水仙人已与尘世隔绝,丹元童子却依然保有神灵之力。
秋天的凉席还未舍弃桃竹之质,晚餐的酸齑料想必胜过韭菜和浮萍。
怎比得上张苍的富态如大葫芦,我自始至终吟咏身影孤独伶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标题为《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夜独坐时的孤寂与超脱之情。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这两句诗通过屈原和阿堵于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精神在这里被用来比喻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不遇时宜的悲哀。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术修为的境界。白水真人和丹元童子的形象代表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理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然与对神秘力量的向往。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天的睡眠和晚上的进食,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平静。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隐逸自适的人生态度。
“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这里的“张苍”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景物,而“肥若瓠”则形容其饱满丰润。整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诗人的艺术追求。而“从来吟影只伶俜”则强调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专注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也有超脱尘世追求道术的心境,还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艺术创作上的专注。整体上,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六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
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
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
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
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
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
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
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水龙吟·其十三
此翁饱阅人间,三生似是刘宾客。
若论辈行,早陪韩柳,晚交元白。
老矣安能,为人取履,与人争屐。
叹酒泉郡远,醉乡路绝,今何处、堪开国。
解去冰衔华职。遍空山、难寻行迹。
道旁喘月,田间卧草,也胜郊特。
宰相□□,周公留召,娄公容狄。
喜时平身健,三行社饮,一声樵笛。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