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曲歌辞·越裳操》
《琴曲歌辞·越裳操》全文
唐 / 韩愈

雨之施,物以孳。
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
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ín·yuèshangcāo
táng / hán

zhīshī
wèi
zhōuzhīxiānjiānqín

yǒujiānghòurén
zàishàngfāngzàixià

juélínkǒngwēigǎn
shúhuāngménshúzhìtián
hǎijūn

yuèshangshì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疆宇(jiāng yǔ)的意思:指国土辽阔、疆域辽远。

孔威(kǒng wē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威严,声势浩大。

私我(sī wǒ)的意思:指个人私心、自私的行为或思想。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在下(zài xià)的意思: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低下或者自谦。

在上(zài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地方或者身份上居高临下,具有统治、掌控或者支配的意义。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祫飨太庙·其十

嘉牲在俎,广乐在庭。其所将者,曰躬曰诚。

神兮来歆,以安以宁。以锡寿嘏,惟皇是膺。

(0)

观水

积阴生壑雨,野水学江流。

对屋见灯火,相望南渡头。

浮槎到高树,白鼋起沧洲。

变怪若不测,神功安能尤。

稍退见涯涘,及来痕沫收。

崩畴出白石,隐隐如博投。

水杨洗荒根,素发生古愁。

见此倏若化,故流还胶舟。

荒源不可诘,欲尽山云求。

(0)

閒居遣兴

数间破屋玉川家,纱帽笼头自煮茶。

万卷图书三尺剑,半窗风雨一池蛙。

诗情寂寞腹无稿,老态浸寻眼有花。

鼎鼎百年成底事,醉乡端的是生涯。

(0)

端午

辜负昌阳酒一杯,异乡节物苦相催。

榴花未见已夏半,梅子空黄无雨来。

下士蜀皇不复产,爱君屈子有馀哀。

江南尽自多鱼米,好趁凉风及早回。

(0)

穿岩

穿岩之峰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

晨曦烜赫晹出岫,下望沧海何茫茫。

有峰俛伏如鹅鼻,世说任公钓鱼地。

缆舟凿石宛然存,海变桑田几千岁。

泗洲俨然坐其中,右顾蒸饼香炉峰。

普贤狮子出云来,笔架磬峰应覆钟。

峰头有石平如席,仙子下棋有仙迹。

云收帐暖见文殊,新妇蛾眉弄空碧。

好似将军战胜归,摆旗卓剑逞雄威。

又若子卿持汉节,幞头高耸立丹墀。

或如骤马朝天阙,鼻孔撩天通日月。

中有神人来隐居,老墨题诗犹未灭。

断崖苍碧一线悬,崎岖有路如登天。

松关竹坞杂秋色,稻田麦垄凝春烟。

危楼杰阁建庵宇,石空神僧开山祖。

八载跏趺不下山,冷眼死生犹旦暮。

游人到此若登瀛,徙倚阑干鬼神惊。

当年泻出天池水,犹是寻常瀑布声。

山猿夜啼明月薄,听雪眠云犹未觉。

五百真人应共归,天香桂子纷纷落。

居民多在此山前,强寇陆梁宣和年。

流毒数州民受苦,老稚登山获保全。

谁知草莽英雄起,管领乡民皆效死。

山上分为西南界,十万魔军犹睥睨。

儒生谈笑觅封侯,胸中好算皆戈矛。

深入贼巢谕恩信,渠魁乞伏如罪俘。

上功幕府献天子,显立军功曳朱紫。

生灵不作犬羊羞,民到于今受其赐。

人心有感自不忘,从兹筑庵山之岗。

千春万载奉祀事,愿祝生民长乐康。

(0)

四月初八

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

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