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日朝罢偶赋·其三》
《立春日朝罢偶赋·其三》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隔岁立春十日东风已觉到天涯

钗头綵胜簪来好,莫笑酡颜鬓已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钗头(chāi tóu)的意思:指妇女梳妆时用来固定头发的发饰,比喻事物的小部分。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酡颜(tuó yán)的意思:脸色发红

立春(lì chūn)的意思: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标志着冬天结束,春天的到来。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颜鬓(yán bìn)的意思:指面部和发鬓,常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外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温馨。

“隔岁立春先十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时间流转的画面,立春之日比往年提前十天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东风已觉到天涯”,东风拂过大地,仿佛已经触及遥远的边疆,象征着温暖与生机的传递无远弗届,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

“钗头綵胜簪来好,莫笑酡颜鬓已华”,诗人通过描述女子在立春时佩戴彩胜(一种装饰品)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同时,“莫笑酡颜鬓已华”一句,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活态度的赞美,即使鬓发斑白,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时间的独特感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李指挥惠桃

仙果何处来,采摘瑶池滨。

香含雨露润,色染胭脂匀。

结实自有时,岂必三千春。

方朔狎恩爱,田疆罹苦辛。

王母何不吝,齐相何不仁。

世情甘近味,幽思谁与论。

感意良慇勤,稍以清形神。

琼瑶愧相报,述古聊为陈。

(0)

杨柳枝

章台大道边,栗里旧门前。

苦被行人折,何如伴醉眠。

(0)

候汤总兵不至三首·其二

悬舆归去一閒身,到处相逢非故人。

千里寻君今不见,满怀幽思向谁陈。

(0)

送人南还

冀北霜寒正授衣,西风忽与故交违。

马嘶去路多秋草,旆拂离亭满夕晖。

客路不堪千里别,故乡今见几人归。

到家倘遇难兄问,蓟北云边一雁飞。

(0)

古意寄曾学士二首·其二

梧桐生崇冈,亭亭出云林。

一朝樵夫采,斤斧来相寻。

幸尔爨下馀,斲削成素琴。

粲粲弦朱丝,烨烨徽黄金。

当窗试一弹,悠然太古音。

清风流水远,白云苍山深。

世无钟子期,谁能识其心。

(0)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其二

九河正月未消冰,匹马冲寒发帝京。

不尽同宗临别意,题诗相送蜀西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