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还珠(huán zh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也可指修复、修补。
惠政(huì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或官员为民众带来的好政策和实际利益,受到民众的欢迎和称赞。
借寇(jiè kòu)的意思: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入告(rù gào)的意思:入告指的是被告发或告发他人的行为。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瑶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美好的天堂或理想境地。
贞心(zhēn xī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忠诚心,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的心灵纯洁。
政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担任政务长久、执政稳定。形容政治管理得当、政权稳定。
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为人正直,不受世俗的诱惑和腐化。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送洪太府入觐》。诗中描绘了洪太府赴京述职时的场景与品质,展现了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形象。
首句“嘶云五马上瑶天”,以“嘶云”形容马匹的嘶鸣声,渲染出洪太府乘马赴京的壮丽景象;“五马”则暗指洪太府的尊贵身份。“瑶天”象征着朝廷的神圣与庄严,整个画面充满了庄重与威严。
“两袖清风绕御烟”一句,运用了“两袖清风”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洪太府为官清廉、不贪财货的高尚品德。同时,“御烟”暗示了皇宫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洪太府的清正形象与朝廷的重视。
“惠政长悬沧海月,贞心不改石门泉”两句,通过“惠政”与“贞心”的对比,赞扬了洪太府不仅在政务上施惠于民,更是在内心深处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其中,“沧海月”与“石门泉”分别代表广阔与永恒,寓意洪太府的政绩与品格如同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一样,永存不朽。
“还珠名已高双阙,借寇人思更一年”两句,进一步赞美洪太府的政绩与品德。通过“还珠”这一典故,形象地描述了洪太府因政绩卓著而受到朝廷的嘉奖,同时也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怀念之情,希望他能再为一年。
最后一句“朝罢赐金烦入告,东南民力绝堪怜”则表达了对洪太府的敬意与关切。在完成朝会后,朝廷给予他赏赐,但诗人也意识到东南地区的民生艰难,体现了对官员责任与民生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洪太府赴京述职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官员的理想形象与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赋柳集梅溪句
柳梢绿转苗条,官河不碍遗鞭路。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
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
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
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