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珠潭屿,烟霞别有天。
烧山开鹿社,浮筏种禾田。
欲往嗟无伴,重游订后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名为"珠潭屿"的仙境般的山水景象的向往和怀想。首句"旧说珠潭屿,烟霞别有天",通过"旧说"二字,暗示这是一个流传已久、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里的烟霞缭绕,仿佛是人间与天界的分界线。
"烧山开鹿社,浮筏种禾田"进一步描绘了岛上的生活场景,山火焚烧后的土地开辟出鹿群活动的场所,人们则乘着竹筏在水上耕作,展现出一种原始而和谐的田园风光。
"欲往嗟无伴,重游订后年"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无法前往的遗憾,以及对未来某年的期待,希望能有人相伴一同重游,增添了期待与憧憬的情感。
最后两句"桃源在何处,目极万峰巅"以桃花源为典故,暗示珠潭屿可能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只见峰峦叠嶂,却不知真正的仙境隐藏在哪个峰尖之上,流露出对未知美景的向往和寻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