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须(bì xū)的意思:必须表示某种事情是不可或缺的,不容忽视的,必须要做的。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轺车(yáo chē)的意思:指豪华华丽的马车。
几乎(jī hū)的意思:几乎表示事物接近于某种状态或程度,差得很少。
尽力(jìn lì)的意思:尽力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竭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情。
鞠躬(jū gōng)的意思:鞠躬是指低头弯腰向前屈身,表示敬意、谦虚或感谢。
偶尔(ǒu ěr)的意思:偶尔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不是经常或定期的,而是偶然或不经常的。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丘陵(qiū líng)的意思:指地势起伏,有连绵的小山丘。
攘臂(rǎng bì)的意思:指挥军队,振臂高呼,表示士气高昂,准备战斗。
三折(sān zhé)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投足(tóu z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的轻重、稳定与否。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险不(xiǎn bù)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但最终却没有发生危险的事情。
一投(yī tóu)的意思:指投资或投入的一次行动。
折肱(shé gōng)的意思:指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甘愿舍弃自身的利益或生命。
三折肱(sān zhé gōng)的意思: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朋友或亲人。
- 注释
- 危机:指隐藏的、未被察觉的危险。
平地:普通的、日常的生活环境。
丘陵:比喻困难或挑战。
三折肱:古人云‘三折肱而为良医’,形容经历多次挫折后变得更有经验。
鞠躬:弯腰行礼,表示敬意。
攘臂:伸出手臂,表示准备行动。
绳:这里比喻明确的规则或约束。
三公:古代官职,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常用于官员出行。
- 翻译
- 危险潜伏于寻常之地,并非来自峻岭险峰。
偶尔一个不慎,就可能遭受严重挫折,如同折断手臂。
即使深深鞠躬,也难以全力以赴,必须有明确的规则和约束。
将来若能位列三公高位,乘坐轻便的官车出行,才能安心平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许正卿伤臂》。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行走不慎导致手臂受伤,来寓言人生的坎坷与危险。"危机在平地,险不是丘陵",表面上描述的是平坦之地也可能隐藏危险,暗指世事无常,看似平静的生活也可能潜伏变故。"偶尔一投足,几乎三折肱",通过比喻走路不慎折断手臂,强调了意外发生的突然和后果的严重。
"鞠躬难尽力,攘臂必须绳",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困难时,即使身体受限(如受伤),也要尽力而为,但行动需谨慎,如同拉紧绳索才能稳定。这里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妥善处理困境的智慧。
最后两句"他日三公贵,轺车好稳乘",以未来可能的高位显达(三公之位)来寓意人生可能的转机,即使现在处境艰难,只要坚持下去,将来或许能坐上安稳的高位,寓意着希望和乐观。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文圭诗歌的警世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湖州作山水横轴吴希全家藏其子诚伯求苏养直赋诗语特奇妙遂用其韵同赋
明窗十日复五日,出此湖光与山色。
前身画师语不妄,文侯乃是金门客。
乍从云际辨远岫,争数乔林誇眼力。
没漂菰米岁事空,水滨柱下南飞鸿。
欲投晓渡唤舟子,急桨已入昏烟中。
径思天边问归路,错认江乡旧洲渚。
能传万里在尺素,豪夺应防卷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