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常(bù cháng)的意思:不常指不经常或不常见的意思。
当来(dā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依次发生或出现。
奋翅(fèn chì)的意思:形容鸟儿振翅飞翔的姿态,比喻奋发向前,努力拼搏。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来仪(lái yí)的意思:指客人到来或者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南岳(nán yuè)的意思:指南岳衡山,也泛指高山峻岭。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勤苦(qín kǔ)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劳作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时当(shí dāng)的意思:适时、合适的意思。
竹根(zhú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坚固,不易动摇。
- 注释
- 凤皇:即凤凰。
厌:通“餍(yàn)”,满足的意思。
紫氛:高空,云霄。
黄雀: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 翻译
-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
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 鉴赏
这首诗是刘桢在魏晋时期创作的,名为《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三)》。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颇具古典美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开篇“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即刻勾勒出一幅仙境图画。凤凰和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动物,而这里的“凤皇”指代着诗人本身或其理想的象征,聚集在南岳之下。这座山脉不仅地势雄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孤竹根则是一种高洁独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
接着“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诗人展现了一颗渴望超越世间尘埃的心灵。紫气在古代文学中常与神仙或圣人相联系,这里则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精神追求。“于心有不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执着与向往,而“奋翅凌紫氛”则是他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无限渴望。
第三句“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辛劳和苦楚有所感慨。黄雀在此处象征着凡俗,而诗人的自况则是高洁的凤凰,这种对比强化了他对脱离尘世、追求高尚境界的渴望。
最后,“何时当来仪, 将须圣明君”,诗人表达了一种期待和祈愿。这里的“来仪”可能指的是某种神秘的仪式或事件,而“将须圣明君”则是对未来理想境界的呼唤,这个“圣明君”既可以理解为一位具有高尚品格与智慧的人,也可解作诗人内心所向往的那片圣洁净土。
整首诗通过凤凰、紫氛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高远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苦难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境界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