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未冬至》
《乙未冬至》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已应黄宫律初生复卦阳。

道随天在北,愁与日俱长。

节物惊时换,年光有底忙。

浮云变态,试与问何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态(biàn tà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异常、反常。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多变(duō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样,变化无常。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宫律(gōng lǜ)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音乐律动,也用来形容事物有条不紊、有规律。

光有(guāng yǒu)的意思:只有,仅仅有

黄宫(huáng gō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可泛指权贵的居所。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惊时(jīng shí)的意思:在关键时刻出现令人惊讶的事物或人物。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已应黄宫律,初生复卦阳”中,“黄宫律”指的是古代以五行中的土(黄色)来对应四季之中的冬季,而“复卦阳”则暗示着冬至日太阳回归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时节,也蕴含了对自然界循环往复规律的感悟。

颔联“道随天在北,愁与日俱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体会。随着太阳向北移动,白昼时间增加,但诗人的愁绪似乎也随着日子的延长而加深,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赋予具体的时间流逝之中。

颈联“节物惊时换,年光有底忙”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节令更替,让人感到时光的匆匆,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真正抓住了时间的意义。

尾联“浮云多变态,试与问何祥”以浮云的多变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诗人试图通过询问浮云的变化来寻找生活的答案,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至这一特定时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贺文铭德铭遥想忠铭亲家赋此

佩声遥出凤池头,倚席弹冠喜气周。

万里风云瞻北极,九霄花萼壮南楼。

秦关尽拱飞甍外,汉署堪怜并辔秋。

莫向长安添别恨,冰天旭日照炎洲。

(0)

江亭饯别四首送太史王忠铭北上·其一

三春柳色催行旆,十里汀花照别筵。

谷口行藏甘老废,螭头启沃是华年。

疏怜陆贽缘忠赤,嘲薄杨雄为草玄。

别后风帆频数驿,神霄北望隔云烟。

(0)

除夕

南溟隐几剑光寒,节序难消此夜残。

荏苒韶光星物换,逍遥儿女岁时欢。

尘缘已向知非度,春信还从索笑看。

最有诗怀新思逸,长弹元是隔年冠。

(0)

寄刘清轩同年华居泉二公

南郭凭虚日,东陵纵目秋。

云飞天更阔,地缩分相投。

种竹依泉石,垂纶傍渚洲。

商山朋绮季,箕颍揖巢由。

菊种渊明径,烟随范蠡舟。

性真聊自适,物外竟何求。

煮石罗丹鼎,挥毫向海陬。

生涯甘抱瓮,别业老菟裘。

邻卜归王翰,乡评许太丘。

诗书开万卷,宇宙豁双眸。

谁是中流者,风波肯掉头。

校书多寂寞,脱网更夷犹。

听雨悭粱梦,随阳祇稻谋。

李斯悲溷豕,庄叟笑犠牛。

樵牧随新侣,星辰忆旧游。

轩乘休羡鹤,盟结便寻鸥。

入座须拚酒,舒怀共上楼。

(0)

三水即事·其一

城郭晓烟人避户,沙湾浅水客停舟。

秋毫难道浑无犯,烽火惊心说未休。

(0)

登高台

四面山围屋,三洲水绕城。

帆樯树杪出,楼榭镜中明。

古桂含霜色,长松隐浪声。

尘机尽寥落,堪与白鸥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