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断眠荒草,廊空长绿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蝙蝠(biān fú)的意思:比喻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佛面(fó miàn)的意思:指人的脸上表情庄重、平和,像佛陀一样没有喜怒哀乐之情。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时或(shí huò)的意思:有时,偶尔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鸺鹠(xiū liú)的意思:比喻人们追求权势和利益的行为。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注释
- 钟鼓:古老的乐器,用来报时或祭祀。
萧条:冷清、稀疏。
久:时间长久。
谁:疑问词,指代人。
僧房:和尚居住的地方。
户牖:门窗。
佛面:佛像的脸部。
尘埃:灰尘。
碑断:石碑断裂或被破坏。
眠:隐藏、埋没。
荒草:杂草丛生的荒地。
廊空:走廊空荡无人。
长绿苔:长满绿色苔藓。
鸺鹠:一种猫头鹰。
蝙蝠:夜间活动的翼手目动物。
徘徊:来回走动,逗留。
- 翻译
- 钟鼓的声音已经久远而稀疏,是谁从这个地方走过。
僧人的房间没有门窗,佛像上积满了尘埃。
石碑淹没在荒草之中,走廊空荡荡的长满了青苔。
猫头鹰和蝙蝠在这里偶尔出没。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胡仲弓的《废寺》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寺庙景象。首句“钟鼓萧条久”以钟鼓的寂静无声,传达出寺庙废弃已久的气息。"谁从此地来"则引发读者对昔日香火鼎盛时期的联想,如今却只剩下无人问津的寂寥。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刻画了寺庙的衰败:“僧房无户牖”,暗示着门窗破败,无人居住;“佛面有尘埃”则细腻地描绘了佛像被遗忘在时光角落里的落寞,连神像都蒙上了岁月的尘埃。
“碑断眠荒草”描绘了石碑断裂,淹没在杂草丛中,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被时间侵蚀;“廊空长绿苔”则写出廊檐空荡,只有青苔蔓延,显示出自然之力占据的空间。
最后两句“鸺鹠并蝙蝠,时或此徘徊”以夜鸟鸺鹠和蝙蝠的出现,增添了废寺的荒凉与凄清,它们似乎成了这里仅存的生机,偶尔在此处盘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寺的细节,展现了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以及自然与荒芜的交融,寓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