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半刺还为权刺史,朝衙不坐坐铃斋

案头通事通何事昨夜东园芍药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朝衙(cháo yá)的意思:指朝廷、官府

东园(dōng yuá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思想活动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状态。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翻译
他暂时担任代理刺史的职务,
不再去官署办公,而是待在铃斋中。
注释
半刺:暂代或代理。
权刺史:代理刺史。
朝衙:官署。
坐铃斋:待在私人书房(铃斋)。
案头:桌面上。
通事:通译或传达人员。
何事:什么事。
昨夜:昨晚。
东园:东边的花园。
芍药:一种观赏植物,有鲜艳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即事》。诗中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官员的生活场景。"半刺还为权刺史",这里的"半刺"是对官职的一种戏称,暗示这位官员并非正式的刺史,而是暂时代理或权署职务。"朝衙不坐坐铃斋",形象地写出他并不常在正式的办公场所——朝衙,而是选择在铃斋(可能是指休息或处理私事的地方)度过时光。

"案头通事通何事",通过"通事"一词,诗人调侃了官员日常琐事繁忙,连通传的人都不知道他在忙什么。最后一句"昨夜东园芍药开"则以景结情,借芍药花的盛开,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闲适,同时也暗含对官场繁务的疏离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庄于谐,以轻松笔调展现了官场生活的一角,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有怀

美人在何处,乃在恒山峰。

荡胸罗晓日,钓海垂长虹。

苍松十万丈,万里摇天风。

我欲从之游,藤萝翳行踪。

昼望月为白,夜望日为红。

殷殷不成寐,珍重梦魂通。

(0)

吾与吟·其二十一

一琴一鹤亦已清,如何屏去不留行。

古人冷淡今人笑,前呼后拥小儿惊。

(0)

饮张质卿太仆宅和质卿韵·其二

百年能几别,一别动经时。

此会真当醉,那能常若兹。

兴缘诸子发,衰自二毛知。

惭愧赓高唱,君言尽色丝。

(0)

望夷门·其一

驱车上夷门,怀古三叹息。

可怜虚左宾,独有窃符策。

(0)

寄李汝培太仆·其三

自是天难问,谁云宦易工。

红颜辞露冕,白日卧秋风。

暂跨扬州鹤,聊閒鲍氏骢。

君身非阮籍,肯复泣途穷。

(0)

大玄曹尊师雷樵仙道侣也来游梁溪客万中丞所出册子索题余病中赋赠

青城樵子今何之,尔却东游到海湄。

浮云来往亦恒事,白日修持知者谁。

梁溪昔有吴先生,明阳洞中餐玉英。

丹炉药臼至今在,夜半山中捣月明。

一从骑鹤上升去,真人之箓传其名。

尔来度人亦访友,望见峰头紫气否。

芝术经春谷口生,蓬莱晃日人间有。

赤书金简世多讹,竹杖芒鞋奈尔何。

不惜真诠扶病骨,掉头携手入烟萝。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