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全文
- 注释
- 湿云:指低垂且含有水分的云层。
垂:下垂。
淡疏林:稀疏而颜色清淡的树林。
十日山行:连续十天在山中行走。
九日阴:大部分是阴天。
梅子弄黄:梅子快要变黄,暗示雨季来临。
应要雨:似乎预示着即将下雨。
客路:旅途,行人的道路。
已泥深:道路已经因为雨水变得泥泞。
- 翻译
- 湿润的云低垂在野外,稀疏的树林显得清淡。
连续十天在山中行走,大部分时间都是阴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游历桐庐时所见的景象。首句“湿云垂野淡疏林”形象地写出天空中低垂的湿润云层笼罩着田野和稀疏的树林,营造出一种阴郁而湿润的气氛。接下来的“十日山行九日阴”则强调了连日来天气的阴沉,似乎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梅子弄黄应要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季节元素,梅子变黄通常预示着雨水的到来,诗人借此表达对雨季的期待,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旅途中的不便和延误的无奈。最后一句“不知客路已泥深”,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道路因雨水变得泥泞,让行人难以行走,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难。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季的景色,以及诗人旅途中所经历的困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对旅途艰辛的淡淡幽默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