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秋云暝,溪行晓雾寒。
《见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见月》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野外宿营时,望着满天星辰和明亮月光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远方长安的思念之情。
首句“野宿秋云瞑”,描绘了一幅秋夜野外宿营的画面,云层低垂,夜色深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次句“溪行晓雾寒”,转而描述清晨行走在溪边的情景,薄雾缭绕,寒气袭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
后两句“归心与明月,夜夜到长安”,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的心思如同那高悬的明月,无论是在宁静的夜晚还是在寒冷的清晨,都时刻牵挂着远方的长安。这里,“归心”不仅指身体的回归,更深层地表达了心灵的向往与归宿,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时空背景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染力。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理想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能够超越物质层面,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与超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