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何曾碍,风来未觉迟。
- 鉴赏
此诗《松棚》由清代诗人卢之枚所作,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中以“大厦非吾分,陋轩是所宜”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生活选择与对自然环境的亲近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偏爱。
接着,“无方驱烈日,随意架松枝”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利用松枝搭建棚屋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智慧,也流露出对自然材料的尊重和利用。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在繁忙都市生活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重要性。
“月到何曾碍,风来未觉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月亮的出现并未成为阻碍,反而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风吹过时,诗人并未感到时间的流逝,而是享受着自然带来的舒适与宁静。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意境。
最后,“竹阴看渐长,高卧且吟诗”两句,将画面推向了高潮。竹子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高卧”则意味着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论是阅读、思考还是创作,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滋养。通过“吟诗”,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现了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与自然对话、与内心对话的深刻体验。
综上所述,《松棚》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自然环境以及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布谷篇
阳春布德鹰化鸩,眼虽可识心和柔。
野人因见拂其羽,有事南亩并西畴。
桑林阴阴桑葚熟,彷佛禽言如布谷。
秋成准拟去输官,农务当勤何待促。
周家开国本务农,艰难王业存豳风。
仓庚鸣鹃俱在咏,布谷应候将无同。
田家望雨由清哢,况闻处处催春种。
黍稷今年如满家,布谷之祥胜灵凤。
筼轩为吴兼喜赋
青山映华轩,窗户何玲珑。
凤鸟久不至,筼筜自成丛。
之子延陵后,读书此轩中。
昼阴兼夏绿,古色谢春红。
心虚事恒集,本立道自充。
投竿出鳞鲫,炙简祛蠹虫。
敲门思有待,题句惭未工。
安得文太守,深谷写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