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白纻曲》
《秋日白纻曲》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乐府曲辞

庭槐初落秋气深,月中玉腕捣清砧。

东家倡妇行乐酒阑更说罗衣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倡妇(chàng fù)的意思:指以诽谤、挑拨、煽动等手段煽动人群或搬弄是非的女子。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酒阑(jiǔ lán)的意思:指酒楼门前的栏杆,比喻酒楼或酒馆。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玉腕(yù wàn)的意思:形容人的手法高超,技艺精湛。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恣行(zì xíng)的意思:放任自由地行动或做事,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

鉴赏

这首《秋日白纻曲》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捣衣图景,同时融入了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丝讽刺与观察。

首先,“庭槐初落秋气深”,开篇以“庭槐”之落叶,点明季节为秋,秋风渐起,秋意渐浓。这不仅渲染了环境氛围,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接着,“月中玉腕捣清砧”,将画面聚焦于月光下的捣衣场景。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凉时为家人准备冬衣的劳作,而“玉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纤细白皙的手臂,既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体现了她们勤劳的形象。同时,“清砧”则强调了捣衣时砧板的清脆之声,与月光下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美的意境。

随后,“东家倡妇恣行乐”,笔锋一转,描绘了邻居家的倡妇(即歌妓)在享受欢愉的生活。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倡妇的奢华与捣衣女子的辛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最后,“酒阑更说罗衣薄”,进一步描述了倡妇在酒宴后的闲聊,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关于衣物的轻薄,这看似日常的对话,实则暗含了对自身地位和生活的满足感。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秋日白纻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秋夜捣衣的场景之美,还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人们对于生活态度的不同理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二

一幸江南一蜀中,奋然廷议叱群公。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

(0)

寓郁林著易传有感·其二

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

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

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

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

(0)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其一

平生性僻爱溪山,偶得经行秪为閒。

叹息迂程避烦啧,坐令南岳阻跻攀。

(0)

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

时危贵权谋,盗贼本王臣。

招徕驾驭之,自足张吾军。

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

恩威傥得所,摩拊还其淳。

光武制铜马,曹公用黄巾。

资其战大敌,且以苏良民。

去年议招抚,乃以此义陈。

置司未阅月,来者如屯云。

奈何力沮罢,坐使复纷纷。

传闻中原寇,铁马动成群。

虎兕出于柙,玉石同其焚。

京辅困抄掠,遂及江湖滨。

东南久平定,郡县无城闉。

天堑非不险,谁与守要津。

古来重镇地,控扼非其人。

小敌已震惧,大者当何云。

人谋自回遹,天意讵不仁。

安得回阳辉,一令四海春。

(0)

投金濑有感

楚王听谗诛五卿,招呼二子同就烹。

子胥弯弓见使者,义不戴天非惜生。

操瓢乞食困江表,曷尝一日忘郢城。

溧水之阳遇真识,壶浆箪食欣相迎。

当时追捕尚尔急,杀身灭口意岂轻。

霸吴何止服句践,破楚遂以鞭荆平。

倒行逆施道虽远,复仇摅愤圣所称。

却来访旧欲报德,叹息玉质随流萍。

投金浅濑亦何有,聊以寓意通精诚。

哀穷进食类漂母,解剑挂墓同延陵。

古人已矣不可见,空有史笔垂声名。

(0)

次韵顾子美见示久雨三首·其二

朝来疑欲霁,云气复如蒸。

泥潦疲驰骤,晨昏错寝兴。

及时初可喜,失节反堪憎。

安得西山出,层楼共一登。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