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二十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愁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日常琐事的厌倦和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反应。
首句“绣线针寒不待拈”,以绣线为引子,暗示了女子的闲适生活,但“寒”字一出,便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感,仿佛连手中的绣线都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不再愿意被她拿起。这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也是对女子心境的暗喻,她或许正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心寒,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次句“金炉香烬亦慵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金炉中的香已经燃尽,却懒得去添加新的香料,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女子内心的懒散与疲惫。她对生活的态度从积极主动转为消极怠惰,反映出她内心的空虚和对现状的不满。
接下来,“月移花影偏当户”,月亮的移动使得花影投射在窗户上,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寂寞。花影的“偏当户”不仅描绘了光影的变化,也暗示了女子的视线始终停留在门口,可能是在等待或期盼着什么,但现实总是让她失望。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物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风搅游丝故入帘”,风吹动着游丝,让它们故意穿过帘子,这一举动似乎是对女子的一种挑衅,或是自然界的某种戏谑。游丝的轻盈与帘子的固定形成对比,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这也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诱惑,与女子内心的平静与封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场景,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日常生活的厌倦,也有对外界期待的失落,以及对自我状态的反思。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闺中女子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