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牙函郭机絭捷,蹶张未半势已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垂象(chuí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用象牙或玉石雕刻的象,用绳子悬挂在祭坛上,表示神灵的降临。后来泛指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出现,预示着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
大武(dà wǔ)的意思:指勇猛的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当事(dāng shì)的意思:指亲身经历或亲自参与某个事件或问题。
精芒(jīng m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常高超,眼光敏锐。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九和(jiǔ hé)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和睦相处。
巨黍(jù shǔ)的意思:指非常丰收的庄稼,比喻收获巨大。
蹶张(juě zhāng)的意思:形容过分扩张、过度张扬,超出正常范围。
泥土(ní tǔ)的意思:指土壤、泥土,也可引申为基础、根本之意。
弩师(nǔ shī)的意思:弩师指的是擅长使用弩的射手,也比喻善于射击或作战的人。
琴氏(qín shì)的意思:形容夫妻和睦、和谐相处。
沈照(shěn zhào)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心情沉重。
沈沦(shěn lún)的意思:沉没、陷入困境
授器(shòu qì)的意思:指授予权力、职位或荣誉。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自处(zì chǔ)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自我调整,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也不被外界影响。
子推(zǐ tuī)的意思:指一个人通过推荐或介绍,使另一个人得到好处或机会。
- 鉴赏
这首诗《三器歌(其二)书言府弩》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对弩这一古代兵器的描绘,展现了其制作工艺、使用威力以及历史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先,诗的开头“横弓著臂肇为弩,用威天下章大武”描绘了弩的起源与威力,暗示了它在古代军事中的重要地位。接着,“狼弧炯炯俯垂象,弦剡之义睽兼取”通过“狼弧”、“炯炯”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弩箭发射时的迅猛与精准,同时也体现了弩的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
“参均九和法久备,岂曰琴氏传自楚”则进一步揭示了弩的复杂构造和精细工艺,强调了其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器,而是集多种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产物。通过“双牙函郭机絭捷,蹶张未半势已怒”,诗人描绘了弩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反应和爆发力,展现了其作为武器的强大威力。
“黄閒白的争树绩,韩推蹊子推巨黍”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弩箭射出后的效果比作“黄閒白的”(箭靶上的黄色和白色的标记),形象地展示了弩箭击中目标的精确度和破坏力。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射手技艺的赞美。
最后,“弩师授法不授器,此物沈沦半泥土”表达了对弩这种古代兵器逐渐被遗忘的感慨,强调了传承知识的重要性。而“精芒一朝韨底出,绿沈照眼谁能估”则再次强调了弩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即使在现代社会,其依然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欣赏。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弩的军事价值和工艺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李锴成功地将弩这一古代兵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展现给了读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环翠亭为门生吴廷亮父南坡作
白雾下赤壁,素月筛青林。
风露变草木,鱼鸟解晴阴。
蛟潭湛潏潏,鸥波去沉沉。
岛屿上下势,舟船来去心。
此亭对此景,一鹤与一琴。
琴音谐韶濩,鹤性甘萧森。
春浓十里竹,秋静万家砧。
象罔溟蒙合,云雷屯伏深。
主人葛天氏,不信有朝簪。
挽熊太守父
金陵郭外山,高冢奠山麓。
中唐甓新易,膏泽濡丘不。山灵幻?魖,此诏出黄屋。
生为熊省庵,死赠皇太仆。
平生拯溺心,有子惟式谷。
曾援由基弓,连发连中鹄。
牛刀亦小试,拍拍惊雁鹜。
更联伯囧班,宣王今考牧。
幽幽万泉宫,云是百鬼谷。
那无迎恩坛,蹈舞效嵩祝。
旧裳释蓝缕,所不玷渠鬻。
冥官惬新授,翔去众生族。
朝元游清都,何啻生受禄。
麻姑兹当来,洞天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