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沿大堤入,路趁浅莎行。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在公安县的所见所感。首句"门沿大堤入",开门见山地展示了环境的开阔,诗人沿着大堤前行,暗示了河流的存在。"路趁浅莎行",通过"浅莎"(浅草)表现路面的状况,行走其上,显得轻松自然。
接下来的两句"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进一步描绘了地形特点。树木矮小,仿佛连根拔起,显示出地势的险峻;而"山穷地势倾"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走势,似乎要倾倒下来,给人以压抑之感。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诗人借孤舟和远方的水势,表达了孤独与不安,暗示了可能面临的困境。"泊岸"困难,"远水"似乎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寓言意味浓厚。
最后两句"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揭示了诗人在深夜寻求帮助的情景,通过"烟中荻火"的细节,描绘出一种迷茫与希望交织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公安县的地理风貌,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寻求援助的迫切,具有较强的意境美。
鼎湖髯断去难攀,九五飞龙已御乾。
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
老为郎吏承缞绖,假作诸侯哭几筵。
疏贱无由撰哀册,梦中空负笔如椽。
南方火老不告疲,秋物过半新凉时。
姮娥剪花趁时节,新月借色天风吹。
平生仰望婆娑影,一日坐对连蜷枝。
异时寒梅忆老伴,过眼春物真群儿。
人间著名终自疑,但取质干称文犀。
天清夜寂两相对,万里不寄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