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明晨(míng chén)的意思:指明天的早晨,也可引申为指未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具体的时间点。
鸟雀(niǎo què)的意思:鸟的种类。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星散(xīng sàn)的意思:星散指星星散落,不再聚集在一起,比喻人或物分散开来。
阳关(yáng guān)的意思:阳关是指阳光明媚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羽骑(yǔ qí)的意思:骑着鸟飞行,形容轻巧敏捷。
毡庐(zhān lú)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比喻临时住所。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行走在赤金峡道中的凄冷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首句“添尽征衣总怯凉”直接点明了行军途中天气的寒冷,士兵们穿着厚重的衣物仍感寒意,暗示了艰苦的行军条件。接着,“草根亭午尚凝霜”一句,通过中午时分草根上还结着霜,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严酷,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肃杀的氛围。
“毡庐星散千堆白,羽骑尘飞一道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分散的毡庐与飞扬的尘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静谧与安宁,后者则代表了行军的动态与忙碌,色彩的对比(白色与黄色)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的思考。
“偏是空林无鸟雀,每经平阪见牛羊”两句,通过鸟雀的缺失与牛羊的出现,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对比,既表现了战乱环境下的荒凉,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战争中的断裂。牛羊的出现或许也象征着生活的一丝希望与平静。
最后,“明晨已出阳关路,却梦承欢在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家乡的思念。尽管前方道路未知,但心中仍怀揣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悲凉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场上的艰苦与孤独,以及对和平与家庭的深深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
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
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
林间妨走兽,云际落飞鸿。
梁苑还吟客,齐都省创宫。
掩扉皆墐北,移律愧居东。
书幌飘全湿,茶铛入旋融。
奔川半留滞,叠树互玲珑。
出户行瑶砌,开园见粉丛。
高才兴咏处,真宰荅殊功。
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
寒节钟陵香骑随,同年相命楚江湄。
云间影过鞦韆女,地上声喧蹴鞠儿。
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
银瓶冷酒皆倾尽,半卧垂杨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