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山中》
《寒食山中》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雨久苔逾滑,春寒云不开。

荒丘一以闭,宿草有馀哀。

屐泞缘贪柳,巾沾为折梅。

榆烟断新火叹息然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然灰(rán huī)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变得灭亡或消失。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新火(xīn huǒ)的意思:指重新燃起的希望、激情或活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在山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交融。

首联“雨久苔逾滑,春寒云不开”,以“雨久”和“苔滑”描绘出山中湿滑的环境,而“春寒云不开”则暗示了天气的阴冷,云层遮蔽了阳光,使得春天的寒冷更加明显。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颔联“荒丘一以闭,宿草有馀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荒芜的丘陵被封闭起来,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宿草”即多年生的草,其“有馀哀”则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颈联“屐泞缘贪柳,巾沾为折梅”,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情景。他为了欣赏美景,不惜跋涉泥泞,甚至为了折取梅花,湿透了头巾。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的精神。

尾联“榆烟断新火,叹息未然灰”,以“榆烟”象征着即将熄灭的生命之光,“新火”则是新生的希望。然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新火似乎难以燃起,诗人的叹息声在未燃尽的灰烬中回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寒食节在山中特有的哀愁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松斋直指因喫粽与兄弟论铁酸豏金刚圈栗棘蓬

直指喫粽被粽赚,吐出多年铁酸豏。
俊鹰才见插天飞,饿狗床根争咂啖。
忽然变作蒲与圈,鹰也迷踪狗也奔。
百年滞货无人要,千里持来访我门。
象牙不出老鼠口,富贵或生穷相手。
倒把春风二月花,满劝松斋一杯酒。

(0)

送可师归西山兼简法华无证

半世几离合,翛然无住身。
又为一去客,元是再来人。
野宿风鸣雪,江行梅破春。
两翁如问我,为话鬓毛新。

(0)

与暠副寺

衲僧之勇惟法战,铁作浑身犹百炼。
不知谁是最雠家,直入南方行一转。
上门上户眼如铃,有麼有麼机如电。
剔起便行何处寻,声前句后新罗箭。

(0)

谢丹山秀首座竹筇

老身一袖百无营,病骨人惊太瘦生。
多谢枝筇解扶我,松阴石上听溪声。

(0)

颂古七首·南泉示众云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

彩云影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
无人著眼看仙人,却看随后红罗扇。

(0)

颂古七首·离四句绝百非

美如西子离金阁,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