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芸 斋 宋 /丘 葵 脱 却 蓑 衣 下 钓 竿 ,岂 无 线 路 透 玄 关 。斜 风 暂 罢 玄 真 去 ,明 月 来 从 太 白 攀 。自 是 老 怀 俱 惜 别 ,偶 陪 清 话 不 知 还 。夜 来 客 枕 秋 声 起 ,矶 上 苔 痕 入 梦 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客枕(kè zhěn)的意思:指客人在别人家中的枕头,比喻寄居他人之处。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老怀(lǎo huái)的意思:指老年人的心情、情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话(qīng huà)的意思:
(1).高雅不俗的言谈。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信宿酬清话,益復知为亲。” 唐 岑参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诗:“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摩诃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诗:‘……清话逢玄度,论文有辨才。’”
(2).犹言风凉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时外边都晓得库里失了银子,尽来探问,到拌得口乾舌碎。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3).闲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生从县间至此,见天色已晚,特来投宿庵中,与师父清话。”
(4).满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们在那里翻 清 话,咕嚕咕嚕,我们不懂。”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脱却(tuō què)的意思:摆脱、去掉。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线路(xiàn lù)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固定的规则或方向。
玄真(xuán zhēn)的意思:指深奥真实的道理或事物。
玄关(xuán guān)的意思:指进入房屋的门廊或过道。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注释
- 蓑衣:蓑衣,古代渔民常用的防雨斗篷。
玄关:道教中指通往神秘或神圣境界的入口。
玄真:道教中的仙人名,这里泛指仙人。
太白:指太白星,古人常借代月亮。
老怀:年老的心情。
清话:清淡的谈话,指与朋友的闲聊。
客枕:旅人的枕头。
矶上:江边的岩石。
苔痕:青苔的痕迹。
- 翻译
- 脱下蓑衣放下钓竿,难道没有信息能穿透玄关。
微风吹过,仿佛让玄真仙人暂时离去,明亮的月光像是要攀附太白星而上。
因为年迈的心都对离别感到惋惜,偶尔陪伴清谈也不知何时会返回。
夜晚,枕着秋的声音醒来,梦中见到江边石矶上的青苔斑驳如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开篇“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两句,写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则是夜晚的景象描绘,风止月明,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精神追求。
接着“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友人的离别感到珍惜,同时也享受着与大自然之间的清澈对话,但却不知道这样的时光何时才能再次拥有。
最后“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晚听到了秋虫的鸣叫声,而自己则枕着远方来的客人的枕头沉浸于梦乡,岩石上的苔藓也似乎进入了他的梦境。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绘,以及隐者与大自然之间精神交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