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泉今日志,声到竹间来。
《闻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闻泉》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泉时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
“心胆当年大”,开篇即以“大”字形容心胆,暗示诗人曾经拥有豪迈不羁的心境,为下文的听泉体验铺垫。接着,“龙门听万雷”,将听泉的场景置于壮阔的龙门之下,雷鸣般的水声仿佛是自然界的交响乐,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泉水的气势,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细泉今日志”,转而聚焦于“细泉”,与前文的“万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从宏大转向细腻的情感变化。这里的“志”可以理解为记录或铭记,意味着诗人对这一刻的静谧与美好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记忆。
最后,“声到竹间来”,点明了泉水的声音最终抵达的地方——竹林。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此处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传播路径,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在喧嚣之后找到了一片宁静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从壮丽到细腻的情感转变,以及在自然之声中寻得心灵慰藉的主题。诗人以敏锐的感知力捕捉了听泉的独特体验,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槿花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赠参寥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
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
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
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
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
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
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
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
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