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汉(chǔ hàn)的意思:楚国和汉国,指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或竞争。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垓下(gāi xià)的意思:垓下是一个历史典故中的地名,意为“垓庙之下”。成语“垓下”比喻在战争或重大决战中,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
高名(gāo míng)的意思:名声很高,声誉卓著。
汉都(hàn dōu)的意思:指中国的首都北京。
将星(jiāng xī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的人。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青蛇(qīng shé)的意思:指年轻、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牲酒(shēng jiǔ)的意思:指以牲畜和酒作为祭品,用于祭祀祖先或宴请宾客。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 鉴赏
这首诗《韩信庙》由宋代诗人卢襄所作,通过对韩信庙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登坛当日拜元戎,楚汉都归指掌中”,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描绘了韩信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他如同一位统帅,指挥若定,将楚汉之争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颔联“王气未消垓下敌,将星已落阵前功”,进一步揭示了韩信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即使是在垓下之战这样的关键战役中,敌人的气势仍未完全消散,但韩信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地击败了敌人,彰显了他在战场上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
颈联“高名紫宇千钧重,冤血青蛇一缕红”,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韩信在历史上的崇高声誉,如同紫宇中的星辰一般,其影响力深远而沉重。同时,也暗含了对韩信命运的感慨,他的英名虽重,却也伴随着冤屈与鲜血,如同青蛇的一缕红色,既象征着他的英勇牺牲,也暗示了他命运的悲凉。
尾联“尚有鸾刀荐牲酒,斜阳烟树泣秋风”,以凄美的画面收束全诗。鸾刀代表祭祀用的宝刀,牲酒则是祭品,这一场景仿佛是后人对韩信的追思与纪念。夕阳西下,烟树笼罩,秋风吹过,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表达了对韩信英魂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庙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深深同情与敬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十二日被檄诣边道中即事
驱马日尚早,解鞍天向晨。
风虽排酷吏,雨复滞行人。
保障连营远,陂塘发兴新。
荷花娇欲语,愁绝故伤神。
得符先生作焚香寮东郡赵鼎臣赋诗以寄之
编蒲为帘竹为床,先生一室如僧房。
乞米未来朝食粥,闭门不出坐焚香。
铜炉霏霏擢烟缕,长伴诗翁作诗苦。
郁然百和入肝脾,散落诗中出奇语。
昔年我亦预言诗,裹粮问道今其时。
肯将司法尽传我,愿与先生管香火。
送同年王粹公受代还朝
昔年讲学城南馆,君馀二十我方冠。
读书兀兀敝精神,刺口纷纷谈治乱。
集英赐第偶追随,慈孝题名容齿间。
欲将步武踵夔龙,肯以功名论管晏。
一时意气若风狂,二纪光阴如梦幻。
青眼全稀苦贱贫,白头太早伤忧患。
塞上逢迎心骨惊,尊前太息容颜换。
哀哉田叔墓已拱,老矣朱公人所慢。
分甘位下莫相怜,赢得身强聊自谏。
君去方趋魏阙朝,我归乍解军书绊。
河南河北地比邻,春后秋前花烂熳。
兴来命驾岂吾难,会访蓝桥容一盼。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