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寒釭》全文
- 翻译
- 夕阳下,灯火渐近,空荡的厅堂更显寂寥。
清冷的光芒照在忧郁的人身上,不时有花瓣飘落。
我只担心明亮中会增添负担,又何必惧怕黑暗中的难以寄托。
我眷恋你这漫长的秋夜,别让灯油过早耗尽。
- 注释
- 向夕:夕阳西下。
灯稍进:灯火逐渐靠近。
空堂:空荡的厅堂。
弥寂寞:更加显得寂寞。
光寒:清冷的光芒。
愁人:忧郁的人。
一花落:偶尔有花瓣飘落。
但恐:只担心。
明见累:在明亮中增添负担。
暗难托:在黑暗中难以寄托。
恋君:眷恋你。
秋夜永:漫长的秋夜。
兰膏薄:灯油减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独自徘徊的孤独情景。开篇"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诗人借晚上的昏黄灯光和空旷的大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情境。紧接着"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不仅是夜的寒气和孤独的身影相伴,更有偶尔飘落的花瓣,增添了时间流逝的哀伤感。
诗人的内心世界由此展开,他担忧的是明亮之下难以隐藏自己的忧愁,而在夜的掩护下更显得无处安放。"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一句,既表达了对明日重负的忧虑,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倾诉之苦。
最后两句"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则透露了诗人对于亲近的人物或情感的深厚眷恋。这里的“兰膏”指的是古代一种由香草制成的熏衣香料,常用以比喻诗人的才华和风流倜儒的情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眷恋长存,不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孤独与情感深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庚午五日哭母
犹记春时,新梦破、乳莺初啭。
曾几日、韶光都尽,骤惊心眼。
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
最伤情、时物总如前,亲难见。悬艾虎,飘金线。
敲画鼓,轰雷电。看儿童绕膝,更教肠断。
楚些空传骚客恨,江涛似诉曹娥怨。
愿相逢、角黍入重渊,逢亲面。
探芳信.暮春寄怀四舅氏
惜春昼。正睡思萦人,几回倦绣。
喜画梁双燕,衔泥尚如旧。
东风不为吹愁去,花片飘红瘦。
又新阴、绿到阶除,懒携樽酒。闲自倚阑久。
望云影低垂,波痕微皱。吟舫蜻蜓,偏阻申江口。
何当共说经年别,拍案苏黄手。
恐相逢,已过茶香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