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播种(bō zhòng)的意思:播种意味着在农田或其他地方撒下种子,期待未来收获。在引申意义上,播种也指的是做好事、行善行,并期待将来获得回报。
春官(chū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地位不稳固,容易被撤职或调动。
后土(hòu tǔ)的意思:指皇帝或君主的尊称。
济育(jì yù)的意思:济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济”指的是帮助、救助,而“育”则表示培养、教育。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救助和教育来帮助他人成长。
吉日(jí rì)的意思:指吉利的日子或吉祥的日子。
烈山(liè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峻峭。
兆人(zhào rén)的意思:形容人数众多,数量庞大。
宗伯(zōng bó)的意思:指家族中的长辈或族长。
- 翻译
- 炎帝之子继位掌权,后土下属臣民众多。栽种各种谷物,滋养万千百姓。
春官整理礼仪制度,宗伯负责祭祀天神。戊日被视为吉日,此刻迎接祭享神圣。
- 注释
- 烈山:指炎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与火和农业有关。
后土:古代神话中的土地女神,也指土地或领土。
百谷:泛指各种谷物,象征农业生产。
兆人:兆,极言其多,指广大的民众。
春官:古代官名,负责礼乐教化等相关事务。
缉礼:整理、修订礼仪制度。
宗伯:古代官职,主管宗庙祭祀等事务。
禋:古代祭天的一种仪式。
戊为吉日:戊日,在古代历法中某些特定的戊日被认为是举行祭祀等活动的吉日。
兹辰:此刻,当前的时光。
-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壮丽画面。"烈山有子,后土有臣"表明了对自然神灵和土地神的崇拜,这里的“烈山”可能指的是一座重要的山峰,而“后土”则是古代对土地神的称呼。这两句诗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关系。
接着的"播种百谷,济育兆人"展现了农业活动的繁荣景象。"播种百谷"意味着耕作和播撒各种谷物,而"济育兆人"则指的是通过这些农作物来养活众多的人口。这两句诗突出了农业对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春官缉礼,宗伯司禋"这两句描写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仪式和职责分工。"春官"可能是指负责春季祭祀的官员,而"缉礼"则意味着他们要遵循一定的礼节进行祭祀活动。"宗伯司禋"表明了不同级别的贵族或官员在祭祀中的职责分配,这里的"宗伯"可能是指负责宗族事务和祭祀的大臣。
最后,"戊为吉日,迎享兹辰"则具体指出了一个良辰吉日,用于迎接神灵的到来。这里的"戊"可能是一个特定的日期或时刻,被认为是吉祥的时间,而"迎享兹辰"则表达了人们在这个吉祥时刻虔诚地迎接着神灵。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业生产、祭祀活动和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展现了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天道、自然和社稷的敬畏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