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白至海安·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晚景图。首句“千峰日落客行稀”,以“千峰”展现山峦连绵的壮丽景象,而“日落”则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随着太阳的西沉,行人渐稀,更添了几分幽静与孤独之感。
次句“雾卷东风欲湿衣”,通过“雾卷”和“东风”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东风轻拂,卷起薄雾,不仅为画面增添了朦胧之美,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湿润气息,仿佛能感受到微风中带着水汽,即将打湿行人的衣物。这一句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接着,“树下老猿当涧饮”,描绘了一只老猿在树荫下饮水的情景。老猿的形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作品以生命力。
最后,“村边黄犊带禽归”,将视线转向村落,一只小牛犊正带着几只鸟儿一同归家。这幅画面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小牛犊的活泼与鸟儿的欢快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诗意,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晚景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乡村之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温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