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大儿(dà ér)的意思:指家中的长子。
得佛(de fó)的意思:指得到佛的加持或得到佛的庇佑。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颀然(q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姿挺拔、端正。
闾里(lǘ lǐ)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泉下(quán xià)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守名(shǒu míng)的意思:守护名誉,保持声名。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为臣(wéi chén)的意思:指效忠于君主或上级,尽心尽力为其服务。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欲求(yù qiú)的意思:渴望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哭陈居士》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通过对比忠臣与孝子的关系,以及对陈居士的悼念,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首句“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开篇即点明了忠臣与孝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孝行是成为忠臣的基础。接着,“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不忠之臣的谴责,同时也暗示了孝行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随后,诗人转向对陈居士的赞美:“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这里将陈居士比作隐居山林的高士,通过参禅悟道,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深邃。紧接着,“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描绘了陈居士家庭的和谐与子女的优秀,进一步凸显了孝行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两句,分别描述了陈居士两个儿子的不同特点:大儿子遵循传统礼教,恪守道德规范;小儿子则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这不仅体现了家族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诗人对陈居士家庭教养的高度赞扬。
最后,“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赞颂了陈居士家族后辈的出色表现,预示着家族的繁荣昌盛。“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则是对陈居士精神不死的感慨,即使他已离世,但他的道德风范和智慧将继续影响后人,如同活在人们心中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忠臣与孝子,赞美了陈居士及其家庭的高尚品质,强调了孝行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次王运使韵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
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
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
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乾。
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
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
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