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散愁四首·其三》
《散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宋伯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清贫如水尽无妨,只愿伊周庙堂

扶起太平千载脉,且随农父耕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农父(nóng fù)的意思:指农民父亲,也泛指农民。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贫(qīng pín)的意思:指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富和物质。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无妨(wú fáng)的意思:没有妨碍,没有影响

伊周(yī zhōu)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名望、权势逐渐衰落或消失。

翻译
即使生活清贫如清水一样简单,也无需担忧,只希望她能像伊尹和周公那样在朝廷中发挥影响力。
她的贡献能支撑国家长久安宁,让我们跟随农民一起享受耕织的快乐。
注释
清贫:贫穷。
如水:像水一样。
尽无妨:完全没有问题。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
庙堂:朝廷。
扶起:支撑。
太平:社会安定。
千载脉:千年的安宁基业。
农父:农民。
乐耕桑:享受耕田和养蚕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散愁四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和对未来太平世界的美好愿景。

"清贫如水尽无妨,只愿伊周立庙堂。"

这里,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看待清贫的生活,认为这并非坏事,只要能够有一个稳固的精神寄托,即使是清贫的生活也能感到满足。"伊周立庙堂"可能指的是希望有一片可以供奉古圣先贤、传承文化的地方。

"扶起太平千载脉,且随农父乐耕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农业劳动的尊重。"扶起太平千载脉"意味着希望能够维护和延续长久的太平盛世,让社会的脉络运行得如同古代圣贤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一样。"且随农父乐耕桑"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像普通农民父亲那样,享受田间劳作带来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民生和农业文明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清贫与太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以及个人在这种社会中的平和喜悦。

作者介绍

宋伯仁
朝代:宋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猜你喜欢

赠余公图画楼·其二

高人有眼看山川,不费从来买画钱。

万古丹青垂宇宙,百川楼观倚风烟。

人行槲叶林边路,鸟没芦花影里天。

我欲与公添一笔,寒滩蓑笠钓鱼船。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五

廿载金陵九还往,何如三宿在桑间。

还家更有江南兴,只取囊诗子细看。

(0)

走笔次韵刍父喜雨三首·其二

青天一声雷,云雾忽难开。

此定时节至,何因祷祈来。

客方听檐溜,予亦倒残杯。

明朝浮舟楫,尚可看杨梅。

(0)

和十二弟韵

三伏回头梦欲醒,五更风露月逾清。

病馀似鹤精神爽,老去如僧念虑轻。

边面只今多勇战,人间从昔少闲行。

何当封事天皇殿,乞借秋霖洗甲兵。

(0)

二十三弟丧偶慰之

汝妇真良偶,吾家无间言。

生来诸澹泊,夺去几烦冤。

室想羸鳏慕,床馀稚乳存。

羁游违一奠,何日送丘原。

(0)

悼杨梅

凡物从来遇合难,烂甜中故有微酸。

自怜生晚空同姓,不得杨妃带笑看。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