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乎傥可为,肯逊伊与周。
著书俟百世,亦可轲与丘。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抱璞(bào pú)的意思:比喻保持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取则(qǔ zé)的意思:选择榜样或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仕进(shì jìn)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进取,得以在官场或职场中获得晋升和提升的机会。
所愿(suǒ yuà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心愿。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自珍(zì zhēn)的意思:自己珍惜自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敏求的《野塘杂兴(其一)》,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进退的思考和人生选择。首句“仕进固所愿,贫贱亦所忧”揭示了诗人对仕途成功的渴望以及对贫困低微处境的忧虑。接着,“抱璞不自珍,过取则足羞”暗喻自己怀才不遇,若过度追求名利会感到羞耻。诗人倾向于在宁静的野外生活,驾一叶小舟,“寂寞滨,横此野水舟”,寻求内心的平静。
“时乎傥可为,肯逊伊与周”表达了诗人不甘于平庸,期待有所作为,不愿逊色于古代贤人如伊尹和周公。最后两句,“著书俟百世,亦可轲与丘”表明他愿意选择著书立说,以流传后世,即使不能像孔夫子和颜回那样伟大,也希望能留下自己的思想痕迹。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思熟虑后的进退抉择,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
羡君家世旧缨簪,百战常怀报主心。
草檄有才追记室,筑台无路继淮阴。
射雕紫塞秋云黑,走马黄河夜雪深。
白首丹衷知未变,归来双肘印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