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兹虽所淹,况与乡党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侯 寺 丞 知 巩 县 宋 /梅 尧 臣 伊 洛 合 河 流 ,正 临 归 巩 路 。崖 壁 人 畏 崩 ,芹 泥 岸 长 固 。山 回 邑 郭 见 ,马 入 云 烟 暮 。宰 兹 虽 所 淹 ,况 与 乡 党 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人(bì rén)的意思:指在墙壁上画人像,形象逼真生动。
党附(dǎng fù)的意思:指附和、追随某个团体或个人,表达对其支持或拥护。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芹泥(qín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品质纯洁无瑕。
乡党(xiāng dǎng)的意思:指乡里的亲友,也泛指同乡的人。
崖壁(yá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悬崖或峭壁。
邑郭(yì guō)的意思:指城邑的城墙或城门。
伊洛(yī l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 注释
- 归巩路:返回巩县的道路。
崖壁:陡峭的山崖。
芹泥:含有芹菜根的泥土,象征坚固。
邑郭:城镇。
云烟暮:傍晚的云雾。
宰兹:此处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淹:停留。
乡党:家乡的人。
- 翻译
- 伊洛河水与巩河交汇,正当踏上归乡之路。
陡峭崖壁令人畏惧崩塌,岸边生长着稳固的芹泥。
山路曲折,城郭显现,傍晚时分马儿进入云雾中。
我在此地暂居,更何况还有乡亲邻里相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侯寺丞知巩县》,描绘了伊洛两河交汇的壮丽景色,以及朋友即将赴任巩县时的情境。"伊洛合河流"展现了河流的宏大,"正临归巩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目的。"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长固"通过描绘险峻的山崖和坚固的河岸,暗示了巩县地理的稳固。"山回邑郭见,马入云烟暮"进一步描绘出远望中的城市轮廓和傍晚的朦胧景象。
诗人以"宰兹虽所淹"表达对侯寺丞留任期间的期待,"况与乡党附"则表达了对侯寺丞与当地乡亲关系的良好祝愿。整首诗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流露出对巩县风土人情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伏调潘十
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