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莫愁乐》。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对远方亲人或挚友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石城一带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亲人或者朋友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景。首先,“侬居石城下”表明诗人现在所处位置是在石城之下,这里的“侬”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居住的字眼。而接下来的"郎到石城游"则透露出诗人的亲人或挚友可能在石城一带,"郎"字多指男子,但也可泛指亲近的人。紧接着,“自郎石城出”意味着诗人的思绪随着亲人或朋友的行踪,从石城中走出来,而“长在石城头”则是表达了诗人心中对这段经历和情感的珍视与怀念,仿佛时间停留在了那片地方。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情愫,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亲友之情的流露。这种融合自然意境与人生情感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且富有魅力的特点。
银潢未西倾,倒挂橐驼岭。
森严岚气逼,深树黑无影。
明月如相寻,朗朗出松顶。
科头坐其间,人意与山静。
潮声龛赭来,破屋小于艇。
有客吹铁笛,声与江潮并。
高梧近十寻,老竹瘦千挺。
澹忘遗物我,语妙杂醉醒。
诸君学道人,那不惜光景。
清磬出疏寮,逃禅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