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槐 唐 /翁 承 赞 雨 中 妆 点 望 中 黄 ,句 引 蝉 声 送 夕 阳 。忆 昔 当 年 随 计 吏 ,马 蹄 终 日 为 君 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句引(jù yǐn)的意思:指以句子引发联想,引起思考的语言技巧。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随计(suí jì)的意思: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随机应变。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翻译
- 雨中装饰了远望中的黄色景色,蝉鸣声伴随着夕阳西下。
回忆起往昔,我跟随计吏的日子,马蹄整天忙碌都是为了你。
- 注释
- 雨中:在下雨的时候。
妆点:装饰点缀。
望中黄:远方的黄色风景(可能指稻田或秋叶)。
句引:蝉鸣声引领。
蝉声:蝉的叫声。
送夕阳:伴随着夕阳落下。
忆昔:回忆过去。
当年:从前。
随计吏:跟随担任记录和传达公文的官员。
马蹄:马的蹄子,代指奔波劳碌。
终日:整天。
为君:为了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开头两句"雨中妆点望中黄,句引蝉声送夕阳"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湿润而又略带忧郁的景象。"妆点"指的是雨滴落在叶尖上形成的水珠,而"望中黄"则是远处的景物在雨雾中的朦胧模糊,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都变得不清晰的感觉。蝉鸣声伴随着句子的节奏,与渐渐消失的夕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有些许悲凉的情绪。
第三第四两句"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忆。"计吏"可能指的是负责统计和记录的官员,而"昔当年"表明这是一段往事。诗人曾跟随这样的官员奔波劳碌,每天马蹄在泥土中奔跑,不断地忙碌着,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可能掩藏其中的辛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它不仅是对美好景致的赞美,更是一种情感宣泄和个人历史的书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飞仙篇用周草窗韵
明星灿白石,八极傍无端。
羽驾紫霞表,月窟春阑珊。
三元流珠秘,换骨初不难。
弹指一尘劫,世人漫愁叹。
王乔羡门生,鸾鹤常媻媻。
刚风导幡旟,冉冉如飞翰。
仙人揽六著,著以赪玉盘。
上朝东华阁,主君颜渥丹。
邀我小税驾,为说平生欢。
彤云烁羽袂,鳌背晨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