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谷道中辞春·其二》
《阳谷道中辞春·其二》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北来山色初如黛,一半春前送客还。

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成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阳谷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首句“北来山色初如黛”,以“黛”字形容山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北来的群山在初春时节呈现出一抹淡淡的青黑色,如同女子眉间的黛色,清新而雅致。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次句“一半春前送客还”,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与人事。在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之际,诗人似乎在为某位客人送行,暗示着春天的临近与离别的情感交织。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蕴含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后两句“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成山”,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黄石,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石头或岩石,这里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奇石异景。诗人询问黄石的所在,却无人能指明,这既是对自然之谜的探索,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谷成山”三字,形象地描绘了山谷间因自然造化而成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季节更替、人生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天山碑

丰功又见大唐年,赑屃高擎峻岭巅。

却怪登临刚剔藓,读来风雪忽漫天。

(0)

塞外绝句·其一

裨海环成大九州,乎生欲策六鳌游。

短衣携得西凉笛,吹彻龙沙万里秋。

(0)

病叹

药力何神造化争,雨深足重转难行。

老于忘事宋华子,壮不如人郑烛生。

逭责乾坤良自信,息缘昼夜本无情。

云庄一席栖玄地,风起涛来蜕亦惊。

(0)

赠梧冈臧都宪总制宣大

梧冈老子真不孤,紫髯渠帅看如无。

博带宽衣拜天子,备边再出军飞狐。

朔方健儿名惯战,此老胸中元十万。

帐前猛将胆通身,不道天山定三箭。

冻解风轻二月来,长城四望无氛埃。

细草晴川断南牧,日日祗见阳春回。

君不见正德年间本安堵,开边市勇浑相误。

肌推髓剥尽行宫,宣大祗今尚无土。

(0)

春日写怀

蝶闹蜂狂万象新,焚香把卷亦精神。

一杯有酒拼教醉,二月无花不算春。

荇带远牵游子恨,柳条偏惹美人身。

会须跳出红尘里,相与闲云话旧因。

(0)

萧寺晨钟

上界钟声响遏云。西风吹梦醒尘氛。

禅林初日盘空出,莲塔馀音趁晓闻。

常共佛怀殷利济,早窥民隐惕忧勤。

山城绝少繁丝竹,坐听蒲牢息众纷。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