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七》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七》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春秋纪石鹢,穆子焚尪巫。

市井虎蛟恣,山川鱼鹿枯。

絙弦摧柱绝,柔辔引骖敷。

数顷南山豆,谁为治秽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焚尪(fén wāng)的意思:指无端烧杀无辜之人。

虎蛟(hǔ jiā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人或事物。

秽芜(huì wú)的意思:指腐败、败坏、污浊。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柔辔(róu pèi)的意思:柔软的马笼头,比喻善于用柔和的方法控制和治理。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对沈石友七虞诗的和作之一,名为《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七)》。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忧虑。

首句“春秋纪石鹢”,以“石鹢”象征历史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接着,“穆子焚尪巫”一句,可能暗指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力,不惜牺牲无辜,焚烧巫师,象征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不公。

“市井虎蛟恣,山川鱼鹿枯”描绘了社会的混乱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市井中强权横行,鱼鹿在山川中濒临灭绝,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然、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

“絙弦摧柱绝,柔辔引骖敷”两句,可能比喻社会道德的崩坏与法律制度的失效,如同弓弦断绝,无法维持秩序;而“柔辔引骖敷”则可能象征着统治者的软弱无力,无法有效治理国家。

最后,“数顷南山豆,谁为治秽芜”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即使在广阔的南山中,也难以找到一片净土,治理污秽成为了一个难题,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社会、自然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忧虑,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立春日匡庐山中

两见青丝菜,五年今复游。

客从庐岳下,僧候虎溪头。

春转双林色,冰开众壑流。

天池飞梦到,宁待拂衣秋。

(0)

送王茂成归括苍·其一

骏足图难索,蛾眉画莫凭。

盐车曾涕泪,国色未须矜。

秋菊怀三径,燕歌别五陵。

大楼岩下月,谁得伴支藤。

(0)

送陆元德还山二首·其二

谁念客游者,归装无一金。

检书黄叶积,荷锸白云深。

亲膳供莼菜,官租指橘林。

因君寻角里,先寄五湖心。

(0)

送张助甫之湖南四首·其三

几度传书至,难期把袂游。

中原驱上驷,南斗望孤舟。

缟带轻相赠,绨袍老自羞。

天涯见明月,空忆洞庭秋。

(0)

渡淮河次新息

初离弦子国,渐入息侯乡。

淮水分桐柏,鸿陂引玉梁。

人犹歌贾父,客每忆黄郎。

回首关东路,苍苍夕照长。

(0)

潘少承楼上读张妆集

弱冠诗名海内闻,潘郎连璧愿同君。

草书颇恨相逢晚,不见西窗白练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