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房不锁书棂坏,几点浮萤照绿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离开灵岩山寺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坐夏灵岩又欲回”,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即僧人在灵岩山度过了一个夏季的修行生活后,即将返回。这里的“坐夏”是中国佛教中的一种传统,指在特定季节内集中进行禅修和学习佛法。“又欲回”则暗示了僧人可能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循环,体现了其对修行生活的执着与虔诚。
第二句“庵扉闻枕蠡塘开”,描述了僧人即将离开时的环境氛围。庵扉,即寺庙的小门;蠡塘,这里可能是指小河或池塘。这句诗通过“闻”和“开”的动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离别感的场景,仿佛整个环境都在为僧人的离去做着准备。
第三句“经房不锁书棂坏”,进一步展现了寺庙内的景象。经房是存放佛经和其他宗教文献的地方,不锁门则表明了寺庙内对知识和智慧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修行者自由探索精神的尊重。书棂坏,可能是指书架上的书籍或木料因年代久远而有所损坏,但这种自然的老化反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一句“几点浮萤照绿苔”,以生动的细节收尾。浮萤,即飞舞的萤火虫,在夜晚为寺庙增添了一抹微光。绿苔,则是寺庙静谧环境中的一处点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表达了对僧人即将离开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佛法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片段,也传达了对自然、佛法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六
不寒不枯而秋颓,不净不垢而春来。
神虚而应,机发而回。分身慈氏,合掌善财。
弹指作声兮楼阁门开。身心清恬,面目冷严。
烟巢寒翠栖鸟梦,风漪绿净游鱼潜。
荡荡兮眺听自妙,閒閒兮声色不黏。
游龟山和何学士
一宿曹溪今乃时,永嘉想见未忘兹。
如何淮风遏行色,不得扶杖相参随。
斯须佳惠玩珠璧,璨然倾泻胸中奇。
词锋明锐许谁敌,禅悦清酣还我追。
约君入社背时事,种藕著华春满池。
道在金兰端未艾,回头阅世真儿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