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驿(biān yì)的意思:边境的驿站,比喻边远地方的官署或驿站。
布帆(bù fān)的意思:指船只展开帆,顺风行驶。比喻事情顺利进行,顺利达到目的。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祈父(qí fù)的意思:祈求父亲的保佑和庇护。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障(shān zhàng)的意思:山障是指像山一样高大的障碍物,比喻阻挡前进的困难或障碍。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徒御(tú yù)的意思:白费力气,无法控制或驾驭。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朱方(zhū fāng)的意思:指朱砂方尺,用来比喻极其珍贵而稀少的东西。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十八首(其三)渡江》描绘了诗人北游途中渡过长江的情景。开篇两句“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以浩渺的吴国和绵延万里的江流,展现出壮阔的地理背景,寓含历史沧桑感。
“布帆渡瓜渚,青山障朱方”描绘了船行瓜渚,两岸青山如屏,暗示着旅程的艰辛与远方的未知。“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风声飒然,不仅带来了自然的凉意,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将愁绪寄托在风中带回。
接下来,“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描绘了傍晚时分,戍楼矗立,夕阳西下,野外乌鸦觅食的景象,增添了旅途的孤寂与凄凉。“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表达了诗人行进艰难,行李简陋,流露出旅途的困顿。
最后两句“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写诗人急于寻找渡口,于驿站歇脚,希望能得到些慰藉。“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借用典故,祈父是古代掌管运输的官员,诗人自比祈父,表达出希望有人能体恤自己旅途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北游渡江的艰辛与思乡之情,以及对旅途关怀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闽南行
闽南自古龙蛇孽,犬羊阑入为窟宅。
亢公仗钺起海东,剑跃蜿蜒弓霹雳。
一战筑京观,再战解椎结;
三战合围漳州城,万灶星罗尽树栅。
弹丸小丑尚陆梁,登陴不畏河鱼疾。
回看百雉蚤悬灯,照耀闉阇光为赤。
城头刁斗寂不闻,惟闻死声动筚篥。
我军鼾睡声如雷,战马高嘶待横击;
平明两军仍相持,似借人命膏锋镝。嗟嗟!
狡虏何其愚,何不肉袒辕门行自绝!
忆昔秋深胡马肥,烧荒猎火天成血。
橐驼九陌换铜驼,指顾中原鲜坚壁。
不数年间杀运回,汉人复炽胡人灭。
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
应无敌,多卤获;或献俘,或献馘。
此时龙战血玄黄,功成谁念沟中瘠!
兵家奇正鲜常形,顿军坚城岂善策。
试筹遁甲探阴符,大武何尝穷矢石!
《闽南行》【明·张煌言】闽南自古龙蛇孽,犬羊阑入为窟宅。亢公仗钺起海东,剑跃蜿蜒弓霹雳。一战筑京观,再战解椎结;三战合围漳州城,万灶星罗尽树栅。弹丸小丑尚陆梁,登陴不畏河鱼疾。回看百雉蚤悬灯,照耀闉阇光为赤。城头刁斗寂不闻,惟闻死声动筚篥。我军鼾睡声如雷,战马高嘶待横击;平明两军仍相持,似借人命膏锋镝。嗟嗟!狡虏何其愚,何不肉袒辕门行自绝!忆昔秋深胡马肥,烧荒猎火天成血。橐驼九陌换铜驼,指顾中原鲜坚壁。不数年间杀运回,汉人复炽胡人灭。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应无敌,多卤获;或献俘,或献馘。此时龙战血玄黄,功成谁念沟中瘠!兵家奇正鲜常形,顿军坚城岂善策。试筹遁甲探阴符,大武何尝穷矢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767c6a2e35127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