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筇扪石上,大野俯栏窥。
《四恩岩》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四 恩 岩 宋 /李 埴 疲 筇 扪 石 上 ,大 野 俯 栏 窥 。洞 穴 通 诸 顶 ,泉 流 接 两 地 。
- 翻译
- 疲惫的竹杖扶着石头,我俯瞰广阔的田野。
山洞直通山顶,泉水连接两个池塘。
- 注释
- 疲筇:疲惫的竹杖。
扪:摸索,触摸。
石上:在石头上。
大野:广阔的田野。
俯栏窥:向下看,仿佛通过栏杆。
洞穴:山洞。
通:连通。
诸顶:各个山顶。
泉流:泉水。
接:连接。
两池:两个池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开篇“疲筇扪石上”,可见诗人登临之艰辛,筇草被踏得疲软不堪重负,而诗人依然执着于攀爬,以至手扪于坚硬的岩石之上。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物的险峻,也反映出诗人探幽寻胜的决心与毅力。
接着“大野俯栏窥”,诗人终于到达高处,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和远处的风光。这里的“俯”字用得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高处眺望时那份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洞穴通诸顶”,则是对山脉内部构造的描绘,展示了山中奇异的景观。洞穴如同自然界的艺术品,将山的各个层面联结起来,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泉流接两池”,是对水声和水景的描绘,泉水在山间潺潺流淌,形成了两个相连的水池。水声与静谧的山谷交织在一起,为诗中山水之美添上了生动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以及对生命旅途中的探索与发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