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月将(yuè jiāng)的意思:指月亮将要升起或落下的时刻。
瘴海(zhàng hǎi)的意思:瘴海指的是瘴气弥漫的海洋,也比喻充满危险的环境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扬子江(yáng zǐ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之景,以梧桐落叶为引,渲染出一种深沉而闲适的情感氛围。首句“梧桐叶坠碧天开”,以梧桐叶的飘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接着,“落落闲情秋夜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闲,与外界的秋夜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意境。
“风送泉声出谷去,月将寒色近帘来”两句,通过风声与泉水的流动,以及月光的洒落,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风声与泉水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秘密,而月光的渐近,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凉的气息。
“右军池上钟初歇,扬子江头雁已哀”两句,运用了历史人物王羲之(右军)与地点的结合,以及对大雁哀鸣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王羲之池上的钟声初歇,意味着一天的结束,而大雁的哀鸣,则预示着迁徙的开始,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瘴海别峰霜冷处,一时回首妙高台”两句,将目光转向远方,描绘了一片寒冷的景象,与之前的温暖与宁静形成了对比。这里的“妙高台”可能指的是一个高处的观景点,诗人在这里回首过去,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甲寅九日追感京洛旧游怅然成咏
无枝乌鹊,记前年此日,翻飞京阙。
曾预群公萸酒宴,玉佩珠袍齐列。
白月千门,青天万帐,笳盖真轩豁。
彭城南郡,坐中多少人物。
今夜故国荒原,长江怒浪,悲啸鱼龙发。
生怕西风吹破帽,我有鬓丝新雪。
何处登高,无人送酒,俗煞重阳节。
纵然高望,战旗一片明灭。
孤鸾.赋得石亭梅花落如雪
昨来时节。记花倚晴阑,牵衣话别。
生怕重逢,未必有花堪折。
如今小楼仍上,果隔林、尽情飘瞥。
乱捲一天晴絮,映水半明灭。正春阴暗把碧空黦。
似愁睹粉娥,临去凄咽。谁唱阳关曲,仗数声啼鴂。
日斜游踪欲散,倩春衫、蘸些香雪。
图得盈盈归晚,有惜花人说。
水调歌头.纪恨为魏里张太君赋
越国燕莺地,春日绮罗年。
张星本连天上,朱户隐㛹娟。
谁料罗窗绣阁,吹到零风冷雾,飘散亦前缘。
旧日画眉事,追纪那能全。织锦曲,缄情泪,寄谁边。
漳河独火小店,彻夜雨绵绵。
请看古来青史,何限伤心红粉,唱煞隔江船。
且尽一杯酒,莫拨四条弦。
满江红.舟次丹阳感怀二首仍用天山韵·其一
水面弦生,郭索响、谁能遣此。
问白傅、浔阳江上,可曾如是。
天外雨随帆共落,洲边雁与船同寄。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应足矣。河蟹贱,肥而旨。
秋山暮,红兼紫。但酒酣以后,呼牛亦唯。
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笑道旁、石马亦何为,风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