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春二十首·其十三》
《生春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

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

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五辛(wǔ xīn)的意思:指五种辛辣的调味品,比喻人言辞尖刻、刻薄。

旋风(xuà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力强劲,迅猛无比。

针线(zhēn xiàn)的意思:指缝衣服、做针线活儿。比喻细心、耐心、认真地做事。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的到来。
稚戏:儿童的游戏。
乱骑:随意地骑着玩耍。
残爆竹:剩余的鞭炮。
争唾:争着吹。
小旋风:一种能吹出旋风声的小玩具。
骂雨:抱怨下雨。
愁妨走:担心妨碍玩耍。
呵冰:呵气融冰,指冬天的游戏。
喜旋融:高兴冰融化可以玩水。
女儿:这里指小女孩。
针线尽:忙于或本应做针线活。
偷学:悄悄地学习或尝试。
五辛丛:指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传统上可能指葱、蒜、韭、蓼蒿、兴渠。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它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悄然降临。
他们胡乱地骑着竹马,争着吹响小小的旋风玩具。
他们嗔怪着下雨天妨碍了游玩,却因冰块融化能玩水而欢喜。
小女孩们连针线活都顾不上,偷偷跑去学习辨认五种辛香的菜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期景象,通过孩子们在春日里的玩耍场面表现出季节的活力与生机。"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两句直接点出了春意浓郁的场所和孩子们的欢快游戏,这种描写充满了诗人对新生命、新希望的赞美。

"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这两句则通过孩子们在竹林中追逐、竞相用口水喷射初生的微风来表达春天生机勃发的氛围。这里的“骑”、“争唾”形象生动,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和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骳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两句转换了情境,从孩子们的游戏转向春日里微妙的心境变化。这里“骳雨”、“呵冰”都是对春天特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期待着自然界融和解冻的美好心态。

"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最后两句则是一幅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女孩子们在完成了自己手头的针线活计后,悄悄地模仿大人学习种植五谷,这不仅描绘出一个勤劳、向上的家风,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对农事循环的一份期待和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期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美好方面的向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长沙竹枝歌十首·其一

三十六湾湾对湾,人家多住白茅间。

直过洞庭三百里,长沙城北是彤关。

(0)

送曹都宪出镇蓟州诸关

居庸东下接榆关,千尺层城万仞山。

秋有桑麻生事足,夜无烽火戍楼间。

帐前貔虎知严令,岁晚风霜识壮颜。

略试一方经济手,归来重补旧朝班。

(0)

游西城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其二

官曹无计可招寻,坐爱林风满素襟。

醉后颇思醒酒石,贫来须办买山金。

花蹊柳径稀疏见,茗碗冰壶次第斟。

欲问五陵歌舞地,我家园树得成阴。

(0)

王元章作墨梅并题长句书其后

月落参横兴已空,鉴湖清浅夜推篷。

消磨不尽惟豪气,犹在疏花淡墨中。

(0)

西掖晚归有感时事聊赋述短章用呈同志者

矮窗缺月照人寒,残雪留檐冻木干。

衰信已凭双鬓寄,世缘聊作一枰看。

斜封官好空批敕,神武门高未挂冠。

误却登山与临水,十年骑马走长安。

(0)

十二日早发良乡复雨

出郭朝来正喜晴,通宵飞雨又纵横。

泥污厚土干何日,雷殷秋山怒未平。

老马识途空有志,寒蝉抱叶欲无声。

云师尔罪真难赦,何敢常韬日月明。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