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
《赠景和尚院》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景 和 尚 院 唐 /贯 休 貌 古 眉 如 雪 ,看 经 二 十 霜 。寻 常 对 诗 客 ,只 劝 疗 心 疮 。炭 火 邕 湖 滢 ,山 晴 紫 竹 凉 。怡 然 无 一 事 ,流 水 自 汤 汤 。
- 注释
- 貌古:形容人的外貌显得古老。
眉如雪:眉毛洁白如雪。
看经:阅读佛经。
二十霜:二十年的时间。
寻常:平常。
诗客:诗人朋友。
祗劝:只是劝说。
疗心疮:治疗心灵的创伤。
炭火:燃烧的木炭火。
邕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湖泊。
滢:形容水光闪亮。
山晴:晴朗的山色。
紫竹:紫色的竹子。
凉:清凉。
怡然:愉快的样子。
无一事:没有事情可做。
流水:流水声。
汤汤:水流不断的声音。
- 翻译
- 容貌古老如雪,研读佛经已二十年。
平时接待诗友,只提佛法能疗愈心灵创伤。
炭火在邕湖边闪烁,晴朗的山间紫竹带来清凉。
心境宁静无所事事,只有流水声潺潺作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僧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开篇"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形象地将时间的流逝比喻为积雪般的眉宇,既表达了岁月的沉淀,也映射出僧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寻常对诗客,祗劝疗心疮"则透露出僧人与游历至此的文人之间的情谊交融,他们在共同的精神追求中相互慰藉,治愈彼此内心的创伤。
接下来的"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炭火代表着温暖与简朴,而邕湖的水清澈则反映出心灵之清净;山间的晴朗和紫竹的清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僧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应。
"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心灵状态。这里的“无一事”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内心没有杂念和欲望的干扰,完全沉浸在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中。流水的汤汤声响,则象征着时间的流动和生命力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静谧、清澈的意境,展现了僧人对于禅学修养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大自然中的精神寄托。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状态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