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回波(huí bō)的意思:回波指声音或光线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喻言语或行动的结果回到原处。
凉夜(li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凉爽宜人,适合外出或活动的夜晚。
露气(lù qì)的意思:指露出真情实感,表露内心的情感或态度。
凄切(qī qiè)的意思:形容情感悲伤凄切,感触深沉。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文园(wén yuán)的意思:指文人聚集的地方,意味着文化氛围浓厚的园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 鉴赏
这首《立秋夜感怀》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秋之夜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凉夜悠悠露气清”,开篇即点出夜晚的清凉与露水的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晴虫凄切草间鸣”一句,以秋虫的鸣叫渲染出季节转换的哀愁,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梦境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一片落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人生的离别;而三更时分的短梦,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瞬间释放,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馀残月半窗明”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回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绪的曲折,而残月半窗明则映照出诗人孤独而又清醒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借文园(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居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作为“悲秋客”的身份,以及面对岁月流转、万物凋零时的深沉感慨。这里的“万古情”不仅指代了历史长河中的情感共鸣,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永恒不变的人类情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时间、生命和情感的普遍关注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