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风吹渐近,短曲听来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曲听(qǔ tīng)的意思:曲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曲”指的是弯曲、扭曲,而“听”则表示聆听、倾听。曲听的基本含义是指弯曲的耳朵,比喻对听到的话语或事情不直接回应,而是以含糊或迂回的方式回答。
听来(tīng lái)的意思:根据听到的声音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芦中人(lú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冷静、镇定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海边渔歌唱晚的宁静画面。首句“北海潮初上”,以潮水初升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渔歌下夕阳”一句,将渔人的歌声与即将落下的夕阳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赋予了画面以情感色彩。
“远风吹渐近,短曲听来长”两句,通过风声和歌声的对比,表现了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沉浸与遐想。远处的风声渐渐靠近,而那简短的渔歌却在听者心中回响不绝,仿佛时间因此而延长。
“浩荡波千顷,沉吟水一方”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广阔的海面之中。浩瀚的海水与诗人内心的沉吟相互映照,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
最后,“芦中人不见,倚处问沧浪”以芦苇丛中的人影消失,引出诗人独自倚岸,向远方的沧浪发问的情景。这一问,既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追寻,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北海边渔歌晚唱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