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措(ā c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的称呼,表示亲近、亲昵之意。
彩胜(cǎi shèng)的意思:指多种颜色的胜利,比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取得的胜利。
点金(diǎn jīn)的意思:比喻能力高强的人可以把平凡的事物变得非常有价值。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符彩(fú cǎi)的意思:形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色彩、形象等极为鲜明多彩。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金钗(jīn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蒲酒(pú jiǔ)的意思:指酒色之事。
猩红(xīng hó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鲜红如血的颜色。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采桑子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时节的细腻画面。通过“连朝梅雨端阳近,阿措花开”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季节变换与节日临近的氛围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湿润的气息。阿措花的盛开,不仅为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也预示着端午节的即将到来。
“深院闲阶。鸟啄猩红下翠苔。”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庭院的静谧与自然之美。猩红的花朵在翠绿的苔藓上显得格外醒目,而鸟儿的轻啄更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这种对比与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且富有层次感。
“绿窗记得倾蒲酒,曾有人陪。斜点金钗。衬出香符彩胜来。”最后四句则将情感与回忆融入其中。绿窗前,诗人或许曾与友人共饮菖蒲酒,享受着节日的欢乐与团聚的温馨。而如今,回忆起这些美好时光,通过斜插金钗、佩戴香符彩胜的细节,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前夕的庭院景象,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节日氛围以及过往美好记忆的感慨,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人情味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鸟道见狼烟,元戎正急贤。
图书借朋友,吟咏入戈鋋。
山色城池近,江声鼓角连。
不应誇战胜,知在檄蛮篇。
玛瑙杯歌
瑶溪碧岸生奇宝,剖质披心出文藻。
良工雕饰明且鲜,得成珍器入芳筵。
含华炳丽金尊侧,翠斝琼觞忽无色。
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兰英照豹斑,满堂词客尽朱颜。
花光来去传香袖,霞影高低傍玉山。
王孙彩笔题新咏,碎锦连珠复辉映。
世情贵耳不贵奇,谩说海底珊瑚枝。
宁及琢磨当妙用,燕歌楚舞长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