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曾醉否,月下有诗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徐 广 文 宋 /邓 深 自 我 还 荒 径 ,知 君 返 寓 居 。秋 来 曾 醉 否 ,月 下 有 诗 无 。两 地 成 千 里 ,相 看 不 一 书 。可 能 忘 旧 债 ,五 字 法 追 须 。
- 翻译
- 自从我回归荒径,知道你已返回住处。
秋天来了,你是否曾醉酒?月光下是否有过诗篇?
虽然两地相隔千里,却无法通过书信相见。
或许你会忘记旧日的约定,但那五个字的债,必须追讨回来。
- 注释
- 自我:我。
还:回归。
荒径:荒凉的小路。
知:知道。
君:你。
返:返回。
寓居:住处。
秋来:秋天来临。
曾:是否。
醉否:醉酒没有。
月下:在月光下。
诗无:没有写诗。
两地:两地分隔。
成:变成。
千里:千里之遥。
相看:彼此相望。
不一书:无法通信。
可能:或许。
忘:忘记。
旧债:旧日的约定。
五字:五个字。
追须:必须追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深所作的《寄徐广文》,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彼此距离的无奈。
“自我还荒径,知君返寓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依然在偏远的小路上,而朋友却已经回到家中安定下来。这里的“荒径”和“寓居”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两人生活状态的不同。
“秋来曾醉否,月下有诗无。” 这两句则是询问朋友秋天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在月光下饮酒吟诗。这里通过“醉否”的提问和“有诗无”的设定,表达了对友人共鸣之情的渴望。
“两地成千里,相看不一书。” 这两句描绘出了两人之间遥远的距离,无法通过书信来互通音信。这里的“两地”和“不一书”强调了空间上的隔阂和交流上的困难。
“可能忘旧债,五字当追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往昔情谊的珍惜,以及希望朋友不要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这里的“可能忘”与“当追须”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强调了诗人对于友情不舍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彼此难以相见状态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
今日江头风势苦,黑云从风散为雨。
波声撼塌邾子城,涛头径射白龟渚。
犹似周郎万骑横江来,千艘撇■闻惊雷。
咫尺南北不可辨,际天烟焰纷成堆。
舟子系缆垂杨陌,忽见峭壁镵天地崩坼。
髯苏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
崔嵬亭子江之滨,壁上二赋犹鲜新。
人间风月不可驻,天上来此闲仙人。
秀骨疏髯脱囹圄,诗不能茹酒不吐。
吹唇沸地群狐狂,遣作江山文字主。
东坡黄桑手自种,废垒蓬蒿耜亲举。
平生食饱爱闲行,涴壁污墙到氓户。
武昌樊口丹枫稠,载酒还作凌云游。
清波白月在人世,素心孤鹤横天浮。
忽忆美人思魏阙,自惊流落天南州。
我拜遗像空山陬,岩桂惨淡枝相樛。
悲风入座髯飕飗,大江茫茫东注愁。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清·周起渭】今日江头风势苦,黑云从风散为雨。波声撼塌邾子城,涛头径射白龟渚。犹似周郎万骑横江来,千艘撇■闻惊雷。咫尺南北不可辨,际天烟焰纷成堆。舟子系缆垂杨陌,忽见峭壁镵天地崩坼。髯苏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崔嵬亭子江之滨,壁上二赋犹鲜新。人间风月不可驻,天上来此闲仙人。秀骨疏髯脱囹圄,诗不能茹酒不吐。吹唇沸地群狐狂,遣作江山文字主。东坡黄桑手自种,废垒蓬蒿耜亲举。平生食饱爱闲行,涴壁污墙到氓户。武昌樊口丹枫稠,载酒还作凌云游。清波白月在人世,素心孤鹤横天浮。忽忆美人思魏阙,自惊流落天南州。我拜遗像空山陬,岩桂惨淡枝相樛。悲风入座髯飕飗,大江茫茫东注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567c6d05cee9f8921.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