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过雷(guò léi)的意思:指能够成功地避开危险或灾难。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雷塘(léi táng)的意思:雷塘是指保存雷的地方,比喻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发动。也比喻蓄意制造事端或制造麻烦的人。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飘扬(p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旗帜、衣袂等在风中飘动。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征裳(zhēng cháng)的意思:指战争时期,士兵戴上战袍,准备上战场。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马蹄香(mǎ tí xiāng)的意思:指马匹奔跑时所发出的蹄声,比喻事物行动迅速、繁忙。
- 鉴赏
这首《画堂春》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美景与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开篇“秋来正好醉秋光”,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季画卷中,秋光之美,令人沉醉。紧接着“如何忽理征裳”,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主人公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这种矛盾的情感跃然纸上。
“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田野间的金黄色花海,以及马蹄踏过时散发出的香气,营造了一种既热烈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而“飞过雷塘”则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旅途,前往远方。
“囊借白云妆点,梦随红叶飘扬”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的行囊比作白云,象征着轻盈与自由;而梦随红叶飘扬,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红叶象征着变化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行装,更寄托了其内心深处对于未知旅程的向往与梦想。
最后,“高堂从此日相望,早整归装”两句,点明了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深情与牵挂。高堂代表父母,他们每日期盼着游子的归来,而主人公也深知家人的思念,因此早早地准备归程,体现了孝顺与对家庭的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画堂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美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家人的深深挂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表弟汪去伪墓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一行试曹掾,吏才犹患多。
谓当为时用,舌在如命何。
通籍已艰阻,入幕终蹉跎。
我生依外家,侵寻阅羲娥。
视君如同气,竹马声相和。
少长联研席,词场深琢磨。
相期到晚岁,杖屦俱婆娑。
宁知五年别,君随东逝波。
忆同戍溪行,我马君乘骡。
马驽费十驾,骡后已倍过。
重来意惨怆,树拥山嵯峨。
嗟君父与兄,相望空山阿。
宿草埋白璧,寒风撼林柯。
沉吟痛畴昔,有泪如悬河。
送内弟汪强仲赴台州税官
雕鞍去去不容攀,柳下门墙辍往还。
可但征商私龙断,不妨拄颊看巾山。
右军墨妙惟修禊,太傅才高亦抱关。
只尺亲庭毋苦恋,有人能伴适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