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苍崖巅,夕息苍崖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清晨攀登至苍翠的山崖之顶,傍晚时分又回到山崖底部休息的情景。他手持着青松的枝条,静观着春天的鸟儿在水中沐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诗中“晨登苍崖巅,夕息苍崖足。”两句,以时间的流转为线索,勾勒出诗人一天的行踪。清晨,他勇敢地攀登至山崖之巅,体验那高处的清风与壮丽景色;傍晚,则选择回到山崖的底部,享受大地的温暖与安宁。这种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适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手把青松枝,坐看春禽浴。”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他不仅置身于自然之中,还亲手触摸到自然的元素——青松,感受其坚韧与生命力。同时,他静静地观察着春天的鸟类,在水中洗涤羽毛,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这一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命循环与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去有感
隐几知所萌,观生视此息。
因兹昼夜情,惭彼菌蛄识。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
笃时兴众哀,闻籁感诸惑。
吹万虽不同,错行安可极。
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织。
惜阴徒有怀,回天苦无力。
空馀往日悲,时乎不再得。
吴趋行
歌吴趋,请君住。
采莲船隘阖闾门,香风澹月苏台树。
玲珑玉碗若雕天,留君夜醉晓窗眠。
江头剑冢芙蓉萼,重开攒作朱阑阁。
望见子胥骑白马,西施与战回廊下。
腥魂索食怨鱼肠,莫叹蛾眉如箭香。
笑掷杨梅嬲相戏,欃枪岂照罗襦事。
琵琶奏乐锦文身,荒亡义让应同此。
斜扶腻鬓称侬心,帘间小镜名如意。
幼妇篇
幼妇皎然,年当艳时。眼若秋水,面凝寒脂。
于归老夫,命为雄雌。情乃不属,义安可离。
不如齐女,迟归愆期。啧啧来卿,报雠名垂。
木兰从军,身等男儿。缇萦感慨,为帝者师。
束发事夫,更欲何为。寂寂当窗,扎扎鸣机。
织成大布,以禦寒威。三丈作被,馀裁为衣。
非无刺绣,锦组光辉。非无杂佩,纫袭兰芝。
色既匪尚,幽嘿自持。淑顺终老,何求人知。
虽无人知,安畅以怡。
寄宗伯李伯襄先生·其一
南溟汇碧虚,丹极标嶙峋。
皇风超近古,世脉还清醇。
簉羽列海隅,圭璧光儒绅。
砥澜回地轴,织汉贲天文。
雕虫岂足慕,刍狗宁重陈。
旷览碣石间,吹律皆阳春。
化工归启沃,倾否以亨屯。
帝简待黄虞,五六偕哲臣。
簴钟镂雅颂,竹帛栖玄勋。
谁能定德业,富有而日新。
瀛洲亭咏菊
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
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
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
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
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
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
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