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林仲和筠庄·其八筠溪》
《次韵林仲和筠庄·其八筠溪》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

此君臭味风月底事除数百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除数(chú shù)的意思:指在除法中被除数与商的比值。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看成(kàn chéng)的意思:将某事物或某人看作另一种事物或另一个人。

事须(shì xū)的意思:事情需要、必须

微澜(wēi lán)的意思:微小的波澜,形容事情的变化很小。

翻译
因为喜爱竹笋,不忍心它们藏在深山不出来,欣赏着它们映照月光的修长身影在水面微微荡漾。
竹子的香气和风月为伴,究竟为何要砍伐数百根呢?
注释
爱笋:喜爱的竹笋。
嗔:责怪或舍不得。
出山:离开山林。
修影:修长的影子。
泛微澜:在水面轻轻波动。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臭味:香气。
唯风月:只有风和月作伴。
底事:何事,为何。
须:必须。
除数百竿:砍伐数百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林仲和筠庄(其八)筠溪》。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爱笋从嗔不出山"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竹笋的喜爱之情,甚至因而不愿意离开山中的居所。这里的“嗔”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是因为外界纷扰而不得志于山林。

"看成修影泛微澜" 这句则描绘了诗人观赏竹影在水面上的倒映,水波轻轻荡漾,给人以宁静之感。这里的“成”字暗示了一种时间的积累和自然景象的完美结合。

"此君臭味唯风月" 这句话中,“此君”指代竹子,而“臭味”则是对竹子清新的气息的形容。诗人将这种清新比喻为“唯风月”,意味着这份清香只属于自然界中的风和月,超脱尘世的俗物。

"底事须除数百竿"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竹林之美的珍视,以及对它的保护与维护。这里的“底事”指代的是所有关于竹子的事情,“数百竿”则是对竹林数量的一种夸张说法,强调了诗人的这份热爱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竹子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麦苗花下绿,犊子草边黄。

(0)

天封寺

桂旗芝盖翳浓阴,严宇峥嵘枕柰林。

蜺座有花和法雨,龙渊如鉴彻麸金。

锡杖化去圆泉在,石志文昏乱藓侵。

尘寰渐遥天路近,慈云辉物已灰心。

(0)

潭溪十咏·其五宴坐岩

青青榹树林,下荫苍藓石。

幽人宴坐时,怀抱忘其适。

不见暮樵归,寒山雨中碧。

(0)

悼李奉

选拔由亲卫,时危远出征。

气骁尝忽敌,身殁始知名。

故妾辞空帐,残兵隶别营。

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

(0)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七

断虹明晚井,烟霭半随风。

岸柳霜收绿,庭榴日贷红。

酒酣肠有海,棋战手兴戎。

赓唱逢勍敌,方知比兴功。

(0)

点绛唇.题雪中梅

春遇瑶池,长空飞下残英片。素光围练。

寒透笙歌院。莫把寿阳,妆信传书箭。掩香面。

汉宫寻遍。月里还相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