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豳诗(bīn shī)的意思:豳诗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是豳国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帝力(dì lì)的意思:帝王的力量,指极强大的统治力量。
敦仁(dūn rén)的意思:敦厚仁爱,尊重和关爱他人。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乐利(lè lì)的意思:乐于助人,乐于为他人带来利益。
民乐(mín yuè)的意思:指人民的音乐,也指民间的乐曲。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四民(sì mín)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中的四个重要社会群体,即士农工商。
先畴(xiān chóu)的意思:先行的农田;先开垦的土地。
象德(xià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忘帝力(wàng dì lì)的意思:形容人忘我的精力和毅力。
- 鉴赏
这首对联巧妙地融合了古代典故与现代生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和谐的赞美。
上联“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引用了《击壤歌》的故事,象征着百姓在太平盛世中安居乐业,不再怀念帝王之力,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里“象德服先畴”寓意以道德教化引领民众,使人们自觉遵守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听传来一曲升平”描绘了社会和谐、人民欢歌的景象,“击壤依然忘帝力”则表达了人民在享受生活时,内心深处对自然法则和道德力量的认同,而非单纯依赖外在权力。
下联“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则进一步阐述了以仁爱之心治理地方,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获得幸福与利益。这里的“敦仁安此土”强调了以仁德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理念,确保民众安居乐业。“待写出四民乐利”意味着通过政策或行动,使得农民、工匠、商人、士人等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便利。“陈风宛欲谱豳诗”借用《诗经·豳风》中的诗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即在安定富足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共享天伦之乐,社会呈现出和谐美好的图景。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精髓的传承,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人性中善良、互助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再用前韵赠君佩
道出阳关矣。谱新声、回黄转绿,人间何似。
我自豪吟君绮语,一样风流可喜。
休记得、树犹如此。
沧海横流流未尽,笑黄巾、也咒苍天死。
濯足去,且从尔。二三豪杰为时起。
叹年来、东奔西顾,风云难纪。
独有蛾眉忘不得,明月楼高独倚。
应与说、归期方迩。
一局楸枰容易决,待他年、再洗巢由耳。
万里路,行复止。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
金缕花枝,北风裙带,别离最是今年。
甚一春心绪,不上蛮笺。
知否人归雁后,何止思、发在花前。
无聊也、待援此例,却又徒然。无眠。
最防瘦损,看病渴孤花,怎护暄妍。
忆蕊珠宫里,曾话缠绵。
试作年时瑶想,禁忍俊、一晌迁延。
迁延到、花时有人,要簸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