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十五》
《偈十九首·其十五》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掉臂(diào bì)的意思:指失去帮助或支持,被抛弃或背叛。

风浪(fēng làng)的意思:风浪是指风和浪在海洋中的猛烈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情况。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窠窟(kē kū)的意思:窠窟指的是住处狭小、肮脏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居无定所或生活艰苦的境况。

面前(mià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的、当前的、即将发生的事物。

山子(shān zǐ)的意思:山子是一个指代山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特征。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的《偈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中以生活化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因行不妨掉臂”,意为在行走时不必刻意追求某种姿态或动作,自然放松最为适宜。这暗示着在生活中,人们不应过分拘泥于形式或外在的表现,而应保持内心的自在与平和。

“求他不妨求己”则进一步强调了自我依赖的重要性。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时,不应完全依赖他人,而是要先从自身寻找答案,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子”比喻为困难或挑战,意味着只要心中有坚定的目标或信念(此处的“山子”),即使面对再多的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风浪所动摇。

最后一句“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描绘了一幅画面:当远处传来鸿雁的叫声时,那些忧愁的人们仿佛找到了共鸣,他们的愁绪似乎更加深重。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洞察,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切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中的自由、独立、目标与情感等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泊临清遇雪

千林断飞鸟,万里寒云同。

朔风吹霰雪,倏忽瀰长空。

入夜犹未已,浙沥呜船蓬。

侵晓起推牖,两岸如堆琼。

秋来久不雨,煖气乖深冬。

来牟阂生意,渴望怜村农。

素心重忧国,所愿年时丰。

如今兆三白,庶矣苏疲癃。

(0)

伊吾绝句·其二

早耕晚获看农忙,一熟须教歇两荒。

蔡巴什湖四千亩,三秋麦豆始登场。

(0)

由松树塘至奎素

今朝辞谷口,又觉塞原宽。

树色微茫辨,山容远近看。

好风生野草,余雪勒春寒。

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

(0)

马上闲吟七首·其四

部落零星绕涧冈,朝朝膻肉与酸浆。

浮生不及随阳雁,犹傍江湖食稻粱。

(0)

题姚氏园亭·其一

野晴山雀乱庭柯,门巷春深长薜萝。

候叶时花几年纪,风烟犹识卧林窝。

(0)

所见

谁以无涯混有涯,百年吾道大方家。

力难自可安巢拙,陂斗何须较辙斜。

算老每怜馀景迫,策羸真觉去程赊。

云中鸡犬今何处,莫漫寻真嚼紫霞。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