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髻(bǎo jì)的意思:宝髻是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髻,用宝石或珠子装饰的发髻。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漂亮。
材贤(cái xián)的意思:指能够识别和选拔人才,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发展的能力。
楚材(chǔ cái)的意思:指出色的才能或杰出的人才。
焦山(jiāo shān)的意思:指人因为追求名利而忽略了家庭、朋友和社会责任。
金钿(jīn diàn)的意思:金针。比喻珍贵而锐利的事物。
偏重(piān zhòng)的意思:指偏向或偏袒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对待其他方面。
青霄(qīng xiāo)的意思:指高空中的蓝天白云,也可指高远的天空。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或细碎的声音,这里指环境的清冷寂静。
焦山:可能指代一个地点,具体情境中应是一座山名,这里象征着采石的地点。
悠悠:长久、遥远的样子,这里指时间的漫长。
采几年:指采石工作已经持续了多年。
为珠:被制作成珍珠(比喻珍贵的宝石)。
宝髻:装饰着珠宝的发髻,古代妇女的发型装饰。
作璞:保持原始未加工的状态,璞指含有玉的石头。
金钿:镶嵌有金银宝石的首饰。
色入:颜色渗透到,形容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青霄:青天,高空,形容宝石色泽高远、纯净。
光浮:光泽浮动,显示出宝石的耀眼。
黑碛:黑色的沙滩或沙漠,暗指环境的恶劣,反衬宝石的光彩。
世人:普通人,大众。
偏重:特别看重,偏好。
此:指代前面提到的宝石。
楚材贤:楚地的贤能之士,比喻有才华但未被赏识的人。
- 翻译
- 在萧瑟的焦山下,我默默采石已有数年。
这些石头被制成珍珠装饰在珍贵的发髻上,或作为未雕琢的玉与金饰相间。
它们的颜色深入云霄之中,光泽在黑沙岸边闪耀。
世人如此偏爱这些宝石,可又有谁会想起楚地也有贤才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开篇"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两句,以焦山为背景,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久远、时光静好的氛围。
接着"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一联,则是从人物形象上着笔。诗人细致地刻画了女性装饰珠宝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能见到古代女子精心打理头饰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华美和奢侈。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一联,是对前述情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色”指的是珠宝的光彩,它如同云雾一般渗透进了青色的天空;而“光”则是这种装饰发出的光辉,仿佛能在黑暗中浮动。这两句极力渲染出了古代宫廷或贵族生活中的奢华与美丽。
最后"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一联,则是一个转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人才的培养。这里“楚材”指的是历史上楚国的贤才,代指有才能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深邃而又不无讽刺意味的美学观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会稽颂·其六
典午西兮金谷辈,渡而东兮蔼多士。
嘉内史兮屏浮华,淡物累兮颐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东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兰亭,觞曲水兮群英。
追雩风兮涵泳,渺万化兮均平。
纪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诣。
蔚翔凤兮一札,宝连城兮千祀。
太傅起兮为苍生,扶晋鼎兮蹙苻秦。
内史归兮乐山水,师万石兮饬子孙。
出与处兮两贤,意易地兮皆然。
长相思慢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
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立马看梅。
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扫修眉。
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
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
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
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